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39章(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朱元璋和他的执政集团对于当时的社会况认知的并没有问题,开国之采用的刑罚原则也没有问题,甚至于朱元璋也考虑了第二代继承人,并且明确告知第二代继承人需要减轻刑罚,治理太平之世。”

    朱元璋原本看到弹幕颇为生气,听到伍华的话才稍稍没那么生气,连连:“可不是,连六十两都能贪污来,难还不该杀?而且咱给的俸禄哪里少了?平民百姓地一年都挣不到他们一个月的俸禄!”

    【就是,要是不能贪污受贿,读书人的宣纸、徽墨、狼毫、歙砚要从哪里拿钱来买呢?】

    除了那些清官,有几个官员一年六十两的孝敬都没有的?

    【还有他们的红袖添香和玉温香】

    【连画画的颜料都买不起,这官当的还有什么意思呢?「狗」】

    “主要还是因为老朱得罪了笔杆们。”

    “明初一石米大概约等于现代150斤,六十两大约相当于一万八千斤大米。”

    有古人不禁发了疑问。

    【关键其实是老朱太抠不愿意薪养廉,所以风评才那么差,就连咱们现代人都难以理解,要是他和宋朝一样俸禄给够,那贪官杀就杀了,贪污一两杀了我都觉得应该!】

    伍华看到弹幕之后笑了笑,对着直播镜:“其实贪污六十两死刑本并没有问题,我们现代可能觉得六十两太少,这主要是因为古代贫富分化过于严重,我们看到统治阶层动不动就是几万两,所以觉得六十两不算什么,但实际上在古代,特别是明朝初年,六十两大概能够换算成120石大米。”

    看到天幕上发的弹幕,前人都有:“贪污六十两就死刑?这……”

国家也有很多惨绝人寰的犯罪事件,但是因为刑罚的上限就是无期徒刑甚至十几年的有期徒刑,所以犯罪成本很低,在世的时候,国家的秩序又如何恢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你老朱家的孙蠢猪一个,一年几万两,咱们官老爷都是千军万里考上来的人才,一年不应该用个几百几千两吗?】

    “大家对于朱元璋时期法律的唯一诟病,就是重刑主义不应该是残忍又轻重不适应的刑罚,而应该是重罪用重刑,轻罪用轻刑。”

    【明朝初期的刑罚还能比五代十国的时候重?】

    伍华这话一说,现代人都觉得心照不宣。

    【人家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老朱是贪污六十两以上统统死啦死啦滴,读书人能不恨他吗?】

    看到这番疑问,伍华不由笑了笑:“因为分史料的遗失,将明朝的刑罚和五代十国对比的话,不一定谁重谁轻,但是就名声而言,还是明朝的立法名声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