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5章(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以皇帝才会捉急忙慌的让人去传诸位大臣。

    而此事,如此重大,拿到朝堂上,恐怕一石激起千层浪,接来的日不会有安生的了。

    周尹分析了一大通,到最后似乎又不太确定了。

    可惜,魏先生还在凤宁县,此事是魏先生提来的,想来他才是最为了解此计划的人,如果此事能由魏先生主持那就再好不过了。看来他还需要再派人过去,务必要将魏先生请回来。

    这信中所言方法,有魏先生的详细筹划,看上去很是可行。不过这还得诸位臣共同商议,拿可行的方法才能实施。

    先生,莫非契机真在这人上?可是,他为赘婿,这一却又似乎说不通了。咱大衍朝可从未有过赘婿朝为官的先例,如果星象卦象指的是这人,那他赘婿的份,即便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埋没了。”

    直到陶溪的现。

    不过皇帝也没有过多纠结,有了这封信,他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只要北地的局面有所转变,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副良方。

    魏东篱摇了摇,“虽然还不太确定,不过这个陶郎君确有过人之。”

    不过他也知,就算是计划周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朝廷官员扯推诿的功夫可是不小,就连芝麻大的小事,拿到朝堂上,没个十天半月也定不来。

    倒是魏东篱笑了起来,“所谓英雄不论,你未免太着相了。”

    不提皇帝的心思以及朝廷大臣们见到这信后会有怎样的连锁反应,此时的魏东篱正与周尹商说着话。

    他当年离京之时,听老友一言,方才在南方之地蹉跎找寻几年,只希望真有一位能改变国运的国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派去调查之人说,之前他们同窗学之间,陶溪似乎并不喜结于人。行事偏于保守固执,常常独来独往,往往遵循的也不过多是刻板圣人之言,泯然于大众,并无任何惊世骇俗之举。

    “先生,这陶郎君真是您一直以来想要找的人吗?”周尹问

    只是这些年一直没有发现什么端倪,魏东篱甚至都要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老友算错了。

    只是我们所接到的陶溪,似乎与人中的陶溪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此人看上去慵懒闲散,可实际上却明圆本不像是不通世务的刻板之人。而从他提来的有关北方和南方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实令人惊讶。

    周尹也有些怀疑的态度,“我派人去查过陶溪,此人之前一直不显山不。虽然年纪轻轻考上了秀才,不过放在整个大衍朝来说,却也算不上是十分惊艳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