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城外问路的主仆二人。
殊不知这样自欺欺人的法早就被人给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里就是陈家粮铺了。”停好了车,车夫拉开车帘,请孟弘
车。
孟弘想了想,便:“先不去衙门,在街上逛逛。你去问问这城中的粮铺在哪里,我们先去看看粮铺再说。”
“老爷,我们直接去县衙吗?”赶车的车夫问。
车夫自然没有异议,之前已经问得明白了,便直接赶车过去。
孟弘回过来,就见一个老伯朝他摆手,“你可莫要去这家买哩,要是买粮,就这边直走,然后拐两个弯,去那沈家粮铺买。”
不多久,车夫回来,“这城中有四家粮铺,我们是挨过去看还是选一两家去问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孟弘闻言诧异,“这有什么区别吗?”
“沈家那可是仁义商家,咱凤宁县百姓能有今日,还全靠了沈家。”
老伯:“你不知
,这陈家,夏家和胡家粮铺的粮
本就买不
去。凤宁县百姓都不愿意在这几家买,就是因为这几家是黑了心肝的。之前旱灾刚起的时候,这几家就昧着良心涨价,害老百姓都吃不起粮。”
孟弘四里打量了一番,只见这里来来去去只有过路的行人,粮铺门
却并没有什么人
。
“那沈家?”
车夫听了这话,忙不迭应,便随便找了人问路。
……后来啊,沈家也不知哪里来的本事,竟然买回来不少的粮
,几乎每日里都有粮车源源不断的送粮过来。那几家囤了好些粮,准备卖
价的,哪里能想到这一
?等到沈家的粮
一回来,所有人都一窝蜂的跑沈家粮铺去买粮
了,哪里还会在那几家买?那几家见状慌了,怕自己的粮
卖不
去,无奈之
也只能跟着降价了。所以啊,我跟你说了,要买粮
,只消去沈家粮铺买是准没错的。”
孟弘看了看天还早,“那便一家一家的看过吧。”
孟弘很好奇,“老伯,能不能详细说说?”
孟弘听了这些,心中也不由慨,这凤宁县能有沈家这样的仁义商贾,实在是凤宁百姓之福啊。
“我一路过来,看很多人都在忙着修路什么的,听说是县令大人发起号召,只要去修路的都能领到粮?”
他正打算去,就有一个路人叫住了他,“哎!这位爷可是要买粮
?”
那老伯见人愿意听,他也不推脱,兴采烈的
:“从旱
一开始,沈家粮铺便没涨过一文钱,哪怕是那三家涨价,他们也一直以以前的价卖。直到后来,沈家粮铺的粮
都被卖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