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44节(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谓的湘西地区,泛指沅州府(怀化)、辰州府(沅陵)、宝庆府(邵)的西诸县、澧州南的永定(张家界)、靖州(会同、靖县和通三县)、以及西南的五个直隶厅。

    “依你,且晾他一个时辰吧?”玉和周荃相视一笑,便不去搭理额特了。

    据康熙所言,偏沅西的凤凰厅、桑植县等地,时顺时叛,从前明开始,持续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额提督急得要死,玉有啥可急的?

    巡抚衙门,原本应该是前衙后宅。

    湖南的当务之急,是剿匪。

    玉既不打,也不骂,只是让额特,在抚衙的门房里,坐冷板凳。

    如今,的镇筸兵,不仅扣押了镇筸镇总兵,还狂妄的叫嚣说,让朝廷抬着银去赎人。

    真要是十年未平匪患,玉还怎么掺合九龙夺嫡?

    只是,玉不急,额特却急得嗓直冒烟。

    俗话说,穷山恶刁民。

    无可非议!

    康熙也知湘西匪患的厉害之,他给玉提的要求,仅仅是五年小治,十年大治。

    除了两把菜刀的故事之外,还有《湘西剿匪记》等电视剧的熏陶,玉对湘西的匪患,一也不陌生。

    玉记得很清楚,康熙当时:“此乃养寇自重之法也。”

    不须玉吩咐来,周荃便以巡抚师爷的名义,拿着玉的名帖,去见了布政使完颜律。

    完颜律听说,玉巡抚的一大家人,今晚居然没地方可住,哪还了得?

    必须承认,康熙是个明的军事家兼政治家,光颇有独到之

    十年大治?

    镇筸兵,可不是一般的兵,而是兵中的兵,军中的军。

    把老皇帝的话,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古早版本!

    自从,离开了京城之后,周荃怕说漏了嘴,不再叫玉主上,而改以东翁相称。

    不过,有一是非常清楚的,连康熙都了定论,靠湖南的绿营兵,本不可能扑灭湘西匪患。

    整个偏沅省,到目前仅辖七府二州之地,居然有四府闹匪患,可想而知,况有多糟糕?

    而且,假如玉不来湖南,湘西的匪患,恐怕还要继续存在好几百年之久。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不过,匪患的区域虽大,人却不多,充其量也就百万人而已。

    照官场上的陋习,新巡抚上任后的七天,属于理个人私事的时间,既不见客,也不办公。

    匪患,又不是今天才有的,已经存在了好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时间。

    于是,在完颜律的主动协调之,本地最大茶商的别院——翠苑,便成了玉的临时住所。

    不过,湘西的土匪,竟是越剿越多。到了如今,竟然有了蔓延之势。

    嘿嘿,这并不符合玉本利益。

    镇筸兵打仗的时候,个个悍不畏死,即使是在前明的时期,都是全国有数的虎狼之兵。

    等周荃把事办妥了之后,回到巡抚衙门,玉才知,他去办这事了。

    待土司缺钱了,匪患再次兴起,如此周而复始。

    查遗补漏,未雨绸缪,本就是周荃的本职工作。

    纠其原因,实际上,主要是各地土司不服朝廷导致的结果。

    于是,曹、晴雯及红梅,便由周荃带兵护送着,暂时先去了翠苑。

    “东翁,以学生之见,不如先晾他一个时辰,如何?”周荃轻摇折扇,提了很合理的建议。

    周荃,为玉边的谋主,他连区区小事都不敢主,那还叫什么心腹?

    饭,总要一的去吃,玉带着新军和炮甲来,并不需要依靠湖南的绿营兵。

    玉澹澹一笑,说:“嘿嘿,额特这是火烧眉了呀。”

    只可惜,镇筸镇总兵,期喝兵血,盘剥得太厉害了,激起了兵变。

    土司们,名义上归顺了朝廷,实际上,不仅是当地的土皇帝,而且还在私里支持山里的土匪

后,便坐了公事房

    匪患闹大了,朝廷要镇压,就要调动土司的兵,就要给钱给粮给地盘。

    周荃拿着额特递来的名帖,笑着对玉说:“东翁,额特这只怕是急红了啊,连七天都等不得了?”

    这完颜律,已经在沙待了四年之久,沙的富豪况,他基本都门儿清。

    只是,潘宗洛的家卷,一时无法搬家,又不可能太过分的赶人家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