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古代丫鬟升职记 第95节(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竹清拿起玉玺,重重地往那任命的圣旨上一盖,她看着这份几乎有划时代意义的圣旨,觉得心酸胀,一颗心肝得极快。

    没有人觉得太殿直接召是对陛不敬,于他们而言,心中明主早已改变,除了想要在朝堂上有更多话语权的老臣们,没有谁想要直接抗衡太

    偏偏太与皇后就住了重重压力,把文英公主推了上去,这是她预料之中却又是预料之外的事。

    “陛命令本听政,本就有决断的权力,各位大人,可支持太殿的决定?”皇后再次问,这一次却不同方才寂静,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附和。

    早有拿了空圣旨的小太监候着,把太所说写在圣旨上,正巧玉玺在此,也不用浪费时间了。

    她在为文英公主兴。

    瞬间,文武百官们齐齐撩起袍跪,中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几个字在乾安,久久不散。

    一刻钟后,田息嬷嬷来,“老不过休一回,太后娘娘怎的就动了肝火?仔细伤了。底人不懂事,是因着她到底不似太后娘娘般懂朝政。”

    太后对着穆桂英挂帅的画像看了许久,直到睛都痛了,也只是眨眨,不曾移开睛,她说,“田息嬷嬷,你说,皇后是不是比哀家?从前哀家争权夺利,为上官氏谋利,却也始终不敢想女为官。”

    圣旨还要送去盖蓝印,太吩咐盖完蓝印即刻送去北安州。除了知州,还有其他官职也需要讨论,只是大臣们被文英公主的事打击得不轻,对于北安州派任的官员也不大想议论,太仿佛早有预料,不带停歇地说数个名字——皆是上升无望的寒门人士。

    有官员不解她喊贴女作甚麽,正疑惑着,就听见一沉稳悦耳的女声在大殿响起,“赦命之宝在此。”

    “……由他们与知州一同建设北安州。”太说罢,官员们又大声说:“太殿圣明。”还好,这次总归都是男任官员了。

    “疼。”太后一想到朝堂的事就烦恼,把桌上已经凉透了的安神药一脑地喝完,末了又呛到,一阵儿咳嗽。

有几分像太祖,史记有记载,太祖在朝堂之上说一不二,不喜与他唱反调的人。

    太缓缓一个笑容,“既如此,孤就令,命文英公主速速上任北安州,为一地知州,掌北安州农、商、兵……”

    “她比哀家大胆。”太后忽的说了一句没没脑的话,田息嬷嬷只能听这个“她”指的是皇后娘娘。

    “太后哟。”田息嬷嬷满心疼,说:“您顾着自己罢,太医都说了您不宜多思,且为着想,别想太多了。”先帝在时,太后就经常日思夜想,如今当了太后,为了上官氏,她也不敢放松,再这般去,怎麽撑得住!

    小女脸煞白,却不敢为自己辩驳,只得去了。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臣等莫敢不尊。”

    她以为太后是不满文英公主当知州,殊不知她的愚昧无知却怒了太后,太后看了她一,说:“你不必在哀家边贴伺候,去找姑姑,让你草去。”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太后。”田息嬷嬷叹息一声,她也不懂朝政,“您可有烦心事?与老说说罢。”

    “本赞同太的决定。”皇后话落,除了几个大臣应和,并没有一呼百应的局面现。她也不恼,而是侧看了看,说:“竹清。”

    “皇后娘娘半分不让,方才又发作了殿中省的一个太监,直接让他去了。那正是咱们的人。”田息嬷嬷转移太后的注意力,太后对这事早有预料,并不生气。

    午时,寿仁中,太后正喝着药,有贴女劝她,“太后别生气,左右不过是北安州那地界,又不是宜州、淮安这样的大州,文英公主当官就当官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