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15章 颠覆xing写作(求订阅)(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杨轩琮走到自家的书房里面,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张楚的电话,安起来。

    杨轩琮是个思想很开明的人,他认为历史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非此即彼,还是要看写作者的低,不是写的轻松就不好,写的学术就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时候杨轩琮又想起了自己收到的那篇文章,“这孩竟然把历史跟文学联系起来,脑袋也太灵活了些。”

    如今看电视却发现了这样的事,这让他大冒肝火!

    那边正在电脑面前翻阅史书的张楚对着手机说:“是我,杨教授您找我有事儿吗?”

    在张楚之前从来没有类似的作品,这就有像当年港台武侠小说对中国通俗文学界的冲击,也像香江歌后邓丽君对中国行歌曲的冲击一样。

    这影响对他来说,是革命的和颠覆的!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成才,那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就算是杨轩琮都知,这人连张楚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如果是看过张楚作品的人绝不会轻易说话来!

    “喂,是张楚同学吗?”

    当然,对历史的讨论,对一些结论和描述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因为历史很难有一致意见,看历史的角度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立场和不同都有可能影响历史叙事,有争议是正常的。

    杨轩琮闻言忍不住笑起来,夸赞:“就要保证这样的心态,你放心写作,其余事给我就好!”

    “这周云是什么人,居然有资格得意洋洋的批评别人。”

    张楚呆愣愣的,这还是第一次听见教授冒脏话,回答:“没事,本来我也没把他放在心中。还是以前说过的那句老话,批评我的人多了,他周云本算不了什么。”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杨轩琮的业余生活听起来很是无聊,但他却没有任何怨念,反而乐在其中。

    最初他还以为这孩期缺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结果倒是发现跟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

    张楚的那篇《万历十五年》可是被自己发到了真正的历史研究群里面,得到了许许多多老友认可的作品。

    但不史学家、历史专家是否接受,《万历十五年》都将是一新风,对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是绝对的。

    史学界总会存在不同派、不同格、不同阅读习惯的人,有这争议是正常的

    科教频大概是他们这些小众类的研究或者专家能登上的比较大的舞台,平时杨轩琮一直也都有关注。

    “没什么大事儿,我刚巧在电视上看到了周云的采访。他说的都是话,你别忘心里去。那家伙哪里懂什么是历史写作,以为写过一两本书就能充专家了。”

年级的小孙寒假作业上面的问题。

    这不,庸庸碌碌好几届之后总算是有个靠谱的学生了,杨轩琮从开学起就一直注意着张楚这个名气很大的学生。

    活了大半辈,杨轩琮在看到《万历十五年》之后才知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看待,这样书写。

    想要借助踩张楚而名的法,已经是司昭之心,路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