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机灵鬼(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期投资五百万贯,听着很多,但实际上是要打折扣的。

    首先“扶桑地”多产金银,李芷儿手中照样攥着一批“扶桑金”“扶桑银”;其次江这里主要是实商品来冲抵,棉麻丝绸米面粮油一应俱全;最后只要是工程投资,很大一分都是安平公主和她盟友自我消化。

    以唐军在“扶桑地”的消费平,基本不存在跟倭一样衣不蔽不果腹的状况。至少要保证一人双衣甚至三衣,其中冬衣可能还要照上番府兵的标准来。两个军府照均数两千五足额来计算,五千人的衣住行要保障。

    兵是不可能去满足大兵们的额外需求的,更何况,照惯例,府兵一般都是自带粮自带装备,像中央军那样逐渐“职业化”的,是少数中的少数。

    所以如果对外战争节节胜利,往往底层士卒就有足够的资金来消费,反之则是穷困潦倒厮杀汉一个。

    但不怎么说,帝国储君驾临的地界,不可能真的成穷乡僻壤,哪怕榨最后一个扶余、新罗婢、倭,也不会在外降低了李承乾的置。

    这是不容置疑的。

    更何况,李芷儿放话去一期投五百万贯,不可能说五百万贯就扔给兵、都监、将作监就不了。

    这事,怎么也不可能到这帮官僚。

    既然喊了这个价,兵大佬们就要过来拉赞助,到各个项目上,怎么投钱投多少,那就是一一条条谈来的。

    比如说“东瀛州”置两个军府,其中一个很有可能是老定襄都督府来的大兵,这些人的采购意向,就肯定是偏向李芷儿。

    兵原本要作价几十贯的装备,可能李芷儿十几贯就能提供,那军府这里只要稍微嚷嚷一声上面发来的武装备不耐用还贵,谁也没话讲。

    再比如督建“宁波”,朝廷自己组织民夫,可能不大,在倭地肯定是大量的工。这时候安平公主殿只要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工队伍,又或者说能够转运一批朝鲜工过来,跟达、王万岁、单真等人二一添作五……

    达不可能说不要这批工,偏要朝廷从犄角旮旯地费了九二虎之力,然后到了“扶桑地”就先死一半的契丹、靺鞨

    那提供船队、贸易线路甚至是修建港,也是投资。

    只不过这个投资,恰好安平公主殿也用得上。

    至于说在“宁波”周围投资建设漆厂、家厂、品加工厂、海产制品厂,也都可以算作投资,甚至开矿、开垦植园,统统都可以算。

    别说这一期投资本就是掺了的,就算挤分,实打实的五百万贯,扔到“宁波”建设这个大工程上,也没多少。

    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大明工程也要四百多万贯,折算到贞观二十五年,安城的价,没个一千万贯不来。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