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二章 跌宕(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此时,弭德超兵败西夏的消息已经传开了,百姓们对于屡次致使士兵无辜惨死的夏国公自是埋怨不已,去年西征朝廷无粮,还是跟百姓们征收的粮供给前线,可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百姓们心中不舒服是可想而知的。

胤的嫡系,赵光义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也是有可原。

    我们的亲人可以死,可以一对一被人杀死,可以一对一百被人围死,可以一对一千被人淹死,但绝不能被人冤死!

    一场针对弭德超的风暴在开封城中渐渐卷起,势大力沉!

    纵观弭德超领军的这三次大战,因为弭德超的失误而损失的大宋军队足足超过了十五万人,再加上十万西夏降兵,大宋竟因为他便损失了二十五万大军。

    自古文死谏武死战,若是文官们见弭德超犯了这么大的错误,却装作什么都不知,那定然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此次跟随弭德超西征的士兵们的家人,更是得知消息后,嚎啕大哭起来,更有老父老母丧之后,承受不住打击直接昏死过去,有的人自此便没有再醒来。

    但文官们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所谓事不过三,加上这次被人赶回开封,弭德超已经犯了三次大过错,难不成文官们还能继续放任他不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腊月初六日朝会,李符第一个提了审问弭德超,引得满堂大臣真相呼应,赵光义脸铁青,有心退文官们,又忌惮自己的名声,只得在心里暗骂了弭德超几句,装作不舒服回到了后

    然而事还没完,大臣们散朝之后,不知是谁有心或是无意的说了一句话,竟转之间就在开封城传开了。

    不少血气方刚的战死士兵的家属跃跃试,想要讨回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商量着,谋划策。

    说此话的到底是何人,已经无从考证,但此人所说的话却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官员们听到这话自是暗中琢磨,想要表示赞同,又怕得罪了赵光义,百姓们却没这么多弯弯绕绕了,直接就在大街上、酒楼里、住宅议论开了。

    这可是二十五万个活生生的生命啊!

    他们作为这个国家的民,能让自己的亲人上前线打仗,并非是不顾大局之人,对于自己亲人的战死他们也都有了一些准备,他们也曾想过自己会受到朝廷的抚恤文书,但他们的亲人并非是在战场上被人正面杀死,而是死于统帅的无能,死的莫名其妙,这就让他们不能容忍了。

    这便是文官们不肯罢休的原因,似弭德超这样的人,已经不能用废来形容了,而应该用坑货来给他命名。

    这句话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观今日之弭德超,比起唐玄宗时的杨国忠更要误国误民,而当今陛之所作所为和唐玄宗何其相似,亲小人远贤臣,也不知大宋的国祚是否能有大唐那般远,真叫人心里发凉啊!

    一时之间,十五万个战死士兵所在的家皆是一片素裹,愁云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