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1章 谈笑有鸿儒(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esp;&esp;罗宇说:“山诗至王维,以画、乐诗,既层次彩之视觉,又兼音乐鼓之节奏,在观视听上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玲珑秀致、气韵生动的诗歌境界,将山诗推向了峰……”

    &esp;&esp;“对,就是这个!”

    &esp;&esp;……

    &esp;&esp;……

    &esp;&esp;众人还在对王维谈论之中。

    &esp;&esp;另一人:“还有那句:知除老病,惟有学无生。”

    &esp;&esp;罗宇诗:“忆昔君在日,问我学无生。”

    &esp;&esp;“我还以为他就会背成语和背数字呢,原来还通诗文。”

    &esp;&esp;肖老抿了一白酒,乐滋滋地:“如空中之音,相中之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esp;&esp;“你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没怎么看成语大会的,你要是看完全集就知了,人家有这个实力!”

    &esp;&esp;“王维素有诗佛之雅称,前期受北宗的影响较大,后期以南宗为主……”

    &esp;&esp;李凡再补充:“王诗中山川为画境,诗歌为画心,觉证天地与万相契之关联,亦将艺术追求提到了天人合一之境地。经营结构之、光映衬之、音声律动之、气韵生动之,这四共同烘托王维诗作的独特和难以复制……”

    &esp;&esp;李凡:“王维的母亲礼佛三十余载,王维名维,字诘,连读恰为‘维诘’。佛教中有一《维诘所说》,此经专说般若,为禅宗本经典之一,诗人之名得源于此,颇意啊……比如说很多诗中‘无生’的观念,既是信佛之例证。”

,受到了桎梏。到了小谢谢眺时期,他已不拘于对自然形状的摹写了,之境,一改大谢之玄言晦涩,谢眺有一首诗记得不大清了,馀霞散成绮,一句什么来着……”

    &esp;&esp;其他几张桌上的亲属朋友一边聊天一天有意无意地细听这些文化人的言谈,不禁暗自称好,还有人窃窃私语的。

    &esp;&esp;这帮文人客谈着谈着,谈到了更层次:王维与禅宗。

    &esp;&esp;在这一群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文化名人之中,李凡这个小小的中生竟然毫无违和之,和大家谈诗论,举止从容,气定神闲。

    &esp;&esp;“那个李凡还行啊,一个中生能和那些搞文化的聊到一起去,远超我想象。”

    &esp;&esp;……

    &esp;&esp;……

    &esp;&esp;肖老:“泉声咽危石,日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毒龙”,既自《涅槃经》!”

    &esp;&esp;潇潇用手拍了一李凡的大,李凡会意,连忙:“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州,杂英满芳甸!”

    &esp;&esp;是的,混在文人的一张桌,如果忽略掉那张尚显青涩的面颊,还有单薄的嗓音,那李凡和其他文人本无异。

    &esp;&esp;李凡续言:“此诗又与北宗神秀之偈很相似: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esp;&esp;一人:“这就是全才的妙,只有全才才能写这样的视听俱佳的上品。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通诗、书、画、音乐等等,还篆得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这样才能令其山诗有如此独到的妙,兼容并包,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