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零八章 谏臣辞世(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李素跟在君臣队伍的后面,沉默地随队前行。

    如此泛泛,可李素今日却仍觉得无比悲痛,这觉外人无法会。

    和李世民的受一样,李世民和李素所悲者,并非魏征这个人,而是悲于大唐社稷少了一擎天石,哭的是国家因少了魏征这位谏臣而蒙受的大损失。

    可以说,今日送葬的君臣里,没有一个人真正喜魏征。

    李素也忍着悲痛,朝魏征的灵柩行礼。

    因为他的一生,献给了他所奉行的“”,并且一次又一次不惜为它舍生忘死,站在朝堂上的那一天起,他便将自己的生命当成了祭礼,供奉在“”的祭台上,他,只为苍生而活。

    其实李素也并不太喜魏征,从贞观九年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与魏征之间的来往屈指可数。

    李世民亲自扶棺,李靖李绩程咬金等八位名将抬棺,灵柩刚大门,门门外突然爆发震天的哭声,无论官员还是百姓,此刻皆痛哭嚎啕,李世民扶棺哭得几近厥,朝臣们纷纷朝灵柩揖到地,久久不肯起,百姓们更是以抢地,呼天不公。

    大浪淘沙,新旧替,那老去的人和事,恰如一页读过的书,翻过去了,见不着了,读书人咂摸咂摸嘴,还在回味着翻过去的那一页留给自己悠的韵味与反思,久久不曾消散。

    可是,今日送葬的人群规模,竟不逊于祖丧礼,每一声痛哭,每一次行礼,人们都是发自心,的悲痛也没有半虚假。

    如果这些你都不到,那么,老老实实毕恭毕敬向他行一礼吧。

    可是,这人值得尊敬吗?扪心自问,他能到的事,换了是你,你能到吗?最简单的比方,面对寒光闪闪的屠刀时,你还有勇气持真理,持己见,并且奋不顾死地大骂三声“昏君”吗?

    魏征这个人,是个无可挑剔的好人,正直人,贞观朝整整十八年,这十八年来,魏征将自己全的心血力全付诸于这个年轻的王朝,不畏权,不惧刀剑,只为证得人间大,抛诸生死于度外。

    这人讨厌吗?确实很讨厌,因为他古板顽固的正直,因为他不容于世的苛刻正义。

    对于太正义太耿直的人,李素总是不自觉地绕走的,因为他知自己不是什么好人,坏也坏得不纯粹,对善恶的界定很模糊,所以自己行事便颇有些亦正亦邪的味,李素这人若放在魏征里,自然是容不得的,李素有自知之明,一般不往魏征跟前凑。

    魏征太正直了,他的里从来只有黑和白,容不一粒沙,追求的就是“至清”的大同境界,这些年来,朝中君臣大分都被他参过本,心中或多或少对他都有些忌恨。

    这样一个人,你可以不喜他,但是,你不能不尊敬他。

    他是一个不被世俗所容的人,同样的,他也容不世俗里的任何一丝丑恶黑暗,如今他安然辞世,朝堂里终于少了一聒噪的声音,终于多了几许清静祥和。

第二天便准备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