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一十五章 开诚布公(上)(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官刚才说咱们彼此开诚布公,那么便恕官放肆了,前阵魏王殿登门招揽李公爷,却被公爷拒绝,官当时百思不得其解,毕竟陛诸皇之中,魏王的份最合适当太,一来魏王勤奋博学,在士林中素有声望,二来魏王是孙皇后所之嫡,天生便有名正言顺继承大统的份,三来魏王暗中绸缪多年,朝中人脉甚广,无论怎么看,太的人选必然是魏王殿官一直不明白公爷为何拒绝魏王的招揽……”

    李素笑:“愿洗耳恭听。”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话是实话,大唐如今还算言论自由,私议论帝王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人在朝堂官场,说话还是要注意一的,李义府的这番话说不上大逆不,但至少不太妥当,看来李义府今日为了博得自己的注意,果真是不顾自己前程安危了。

    李素笑着看了他一:“魏王是皇,我是陛的臣,外臣本不应跟皇过从太密,再说魏王殿也只是寻常的登门访客,怎说得上‘招揽’二字?李兄这话若传去被朝中御史听到,我可会有大麻烦的……”

    李素眨了眨,笑:“李兄的意思,莫非让我效魏征老大人之遗风,上谏逆耳忠言,劝陛放弃炼丹?”

    “那么李兄的意思是……”

    李义府又看了李素一,然后“我懂你”的微笑,接着:“官冥思苦想,想了许多天,开始官以为李公爷无心参与立储之事,拒绝魏王的招揽只因淡泊,无无求,不过官又觉得不对,不论于何心思,当面拒绝魏王,而招魏王忌恨,终究是不太妥当的,以李公爷的聪慧,断不会行此不智之举。直到前日东公主府上夜宴,官见李公爷与晋王殿相谈甚,直到那时官方才恍然大悟……”

    李义府急忙赔罪:“官失言,请公爷恕罪,说来官这张嘴确实给自己惹了不少祸,就是因为无遮拦,常常得罪人,故而到今日仍功不成名不就,公爷莫与官一般见识。”

    “李公爷,官这人耳朵尖,听说前阵魏王殿招揽公爷,却被公爷拒绝了?”

    李义府急忙:“公爷盖世英杰,在您面前官怎敢说‘赐教’?只是官有些心里话如鲠在,不吐不快,言若有失还望公爷莫怪罪。”

    李义府看了一李素的脸,却看不任何端倪,也不知李素对自己这番话究竟是何态度,但是既然话已,李义府只能继续说去。

    李素

    李义府忙:“非也,说句大不敬的话,陛如今听不忠言,让李公爷上谏岂非陷您于险境?官绝无此意。”

    李义府沉片刻,在脑中组织措辞,良久,方才小心翼翼地:“不过公爷,容官说句放肆的话,今日在座的皆是公爷之心腹,裴贤弟素慕公爷一鬼神莫测的本事,许兄更是公爷夫人的叔父,官我也对公爷一见如故,只觉相识恨晚,不能早日为公爷效命,咱们今日说的话传不到外面去,不如……开诚布公说些心里话,公爷意如何?”

    李义府神迟疑,显然接来的话更犯忌,犹豫半晌,终于一咬牙,:“官的意思是说,自从太被废后,陛……已渐生迟暮之气,一心炼丹求生,更有避世之念,这一相信陛自己也很清楚,有些事咱们的不敢提,但陛却心如明镜,虽说避世,但陛仍有一丝执念,那便是东征句丽,这是两朝帝王一心想不了的事,在这件事上,陛雄心未灭,不可改易,已是势在必行。如今朝中诸臣已在暗中准备东征事宜,那么在陛东征之前,官以为,陛必定会册立一位太,为了安抚臣民之心也好,为了御驾东征之后留其监国也好,册立太已是迫在眉睫之事了……”

    李义府咳了两声,压低了声音的同时,也放缓了语速,轻声:“陛自去年废黜太后郁郁寡官听说陛如今沉迷炼丹之,以求生,臣多有不满,谏书渐多,皆劝陛图治,重拾贞观初年君圣臣贤之盛况,然而陛却未纳诸臣所谏,如今魏征老大人去世,房相合孙相两位又只知唯唯,鲜少逆耳之忠言,能让陛纳谏的人怕是越来越少了……”

    李素:“李兄说得不错,你继续说。”

    李义府在一旁却有些着急,自己投奔的意图已经表现得如此明显了,为何李公爷迟迟不肯接话?就算要拒绝自己的投奔,至少也要蓄表达一拒绝的意思呀,总这么吊着不上不算怎么回事?

    李义府的笑容越来越:“原来李公爷并非无心立储之事,而是心中另有中意者,此人……竟是晋王殿。”

    李素目光闪动,盯着李义府的脸看了一阵,然后缓缓环视裴行俭和许敬宗,见二人也是一副以为然的模样,李素不由笑:“开诚布公当然固所愿也,李兄莫非有赐教?”

    李素哈哈一笑,摆摆手连无妨。

    小睛眨了眨,李义府决定索不顾脸面,把话挑明了。

  许敬宗苦笑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