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07章 诗中鬼才(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esp;&esp;唐观笑地,心中却断定李牧不会作诗,等着他丑。

    &esp;&esp;见李牧说不话来,众人都以为他是不好意思,尴尬了。唐俭赶帮忙圆场,:“以前不识字,有可原,学就是了,李牧这么聪的人,用不了一年半载,肯定把《千字文》背熟的。”

    &esp;&esp;唐观心里不服,有心让李牧个丑,便:“兄既会作诗,正巧愚弟这里有个难题。弘文馆的教授留了作业,要以边为题作诗,愚弟斟酌数日也不得句,兄既然会作诗,还请兄赐教。”

    &esp;&esp;李牧听到这话,心里更是火大。唐俭所说的《千字文》,就是后世电视剧里面私塾里念的那个。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隋末唐初之时,已经是少儿的启蒙读了。唐俭看似是说了句好话,但却无形之中把李牧与黄小儿列为同等了。

    &esp;&esp;最后一句念完,白巧巧、孙氏等人还好些,因为她们听不懂。唐俭、唐观、还有站在白巧巧后的李知恩,全都是一脸惊呆的表,如此佳作,真的是一个刚识字不久的人作的?

    &esp;&esp;李牧咬牙:“娘,您有所不知,这些日以来,儿已经自学了不少。现在除了字写还得难看些,大分的字都已经认得了。”

    &esp;&esp;“我……这……”李牧张了张嘴,不知说什么好。原来的李牧,确实是不认字。但现在的李牧,认字啊,还认得不少呢,常用字三千五,基本全认识啊,大学本科毕业,总不是白读的吧。虽然唐朝的字,有些繁跟后世不太一样,但是看着猜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了,阅读起来也没障碍,怎么能说是不识字呢?多是不会用笔,写得难看而已!

啊,你现在是县侯了,可你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这怎么行啊。娘打算让你也去弘文馆念书,你意如何?”

    &esp;&esp;可是这话又不能说,怎么解释?孙氏印象中的李牧,就是不认字啊!

    &esp;&esp;“真的?”孙氏皱眉:“娘不信,也没见你读过书啊,你跟谁学的?”

    &esp;&esp;李牧清了,朗声:“明月天山,苍茫云海间。风几万里,度玉门关。汉白登,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esp;&esp;他此时的心理,大概与李牧嫉妒他得帅是一样的。李牧瞥了他一,心中气绝,这小忒不识趣儿了,我这么一说,你就这么一听得了,跟着起什么哄啊!想跟我较劲?老是八岁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的人,还能让你吓唬住了?

    &esp;&esp;“作诗?”一直没说话的唐观听到这两个字,忍不住声,语气惊讶。他正在学习作诗呢,弘文馆的教授留了作业,要以‘边’为题,作一首诗。限七日工夫,已经过去了五日,四十来个学生只有两个人卷,其他的都没作来,这作诗是那么简单的事么?李牧说自己识字也就罢了,竟敢说自己会作诗,这得太大一了。

    &esp;&esp;李牧转看向唐观,:“边为题是吧?太过于简单了。张就来,你听好了。”

    &esp;&esp;李牧只好编瞎话,:“我是跟思文学的,您不在跟前,怎么知呢。”为了让孙氏打消想要送他去读书的念,李牧又:“儿现在不但认字,还会作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