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八大山人是号,那是他晚年才使用的号。在此之前,八大山人也有许多字、号、别名之类。比如说雪个、个山、个山驴、人屋、良月、朗等等。直到近六十岁,这才取了八大山人这个号,之后到八十岁去世,一直没改。
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后人习惯称他为八大山人。此时书画上的字款,题的就是八大山人这个号,所以王观和俞飞白也可以确定,这是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
一般来说,晚年作品比较好,容易现
品。毕竟没有什么意外,一个画家的寿命很
,而且只要他
持不懈,不断投
创作之中,那么肯定在持续
步。可以说,在画家的晚年,应该是他作品十分成熟,堪称大成的地步。
齐白石、张大千之类的大画家就不多说了,八大山人也是这样,在晚年期间,独特的作品风格已经完善,用笔用墨更显凝重、洗练和蓄,有所谓的笔简形赅之韵味。
说白了,在八大山人画技大成的时候,已经不拘泥于作品题材、景形象了,他自己
怎么画就怎么画。在笔墨上更加奔放淋漓,用笔概括而简洁,
有超
古人的纵恣之态势。并且在布局上采用大胆的剪裁手法,使画面显得无边无际,
有气势磅礴博大之
。
所谓的大胆剪裁手法,那是化的修饰词。
实际上,在晚年的时候,八大山人的格愈加孤僻,这一
格直接
现在画作上。有时候很大尺幅的纸,完全可以描绘许多景
,然而他偏偏只是随手勾勒,画了个瓜果、或者一块怪石就收手了。用墨极省,让人
叹。
确实值得叹,毕竟众所周知,后人最喜
研究总结了。不
八大山人基于什么理由,更不
是不是偶然
现这样的
况,反正在后人的
中,八大山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饱
意,自然需要加以分析概括。
说实在话,相比所谓的大胆剪裁手法,王观更加愿意相信,可能是八大山人才画了几笔,突然人有三急,或者肚饿了,所以暂时离开一
。在回来之后,就没了灵
,就随手把废稿扔在一边,却被人当成了宝贝装裱起来细心收藏。
想想唐伯虎秋香中的那个拣垃圾的经典场面,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
在王观思绪飘飞之际,却听俞飞白肯定:“没错,这应该是真迹。”
“这么肯定?”王观回了一句,并不是怀疑,而是无意识地回应罢了。
“我当然有理由。”
与此同时,俞飞白得意笑:“看印
就知
了,颜
层次分明,
浅各不相同,一看就知
是传承有序的东西。”
“嗯。”
王观微微,也要承认这是鉴定字画的依据之一。
古人鉴画历来有一书、二印、三画之说,书是指署名,印就是盖印。签字和印章对了,那么也差不多能够确定字画的真伪了。
当然,署名就不多说了,需要对作者的笔迹有刻的了解,这才能够判断真假。至于印章的鉴定也不容易,毕竟画上不仅有作者的钤印,另外还有后世收藏家的鉴赏印章。而且古人用印很有讲究,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想要掌握基本的鉴赏技巧,不
一番苦功可不行。
总而言之,鉴定字画上的印章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不难,就如同俞飞白一样,对比各个印章的颜浅,如果发现每个印章的颜
基本上保持一致,一般来说就可以断定图画存在问题。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