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39【以工代赈】(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你今天来找我,就是为了这事?”张学良问。

    想要褚玉璞以工代赈?呵呵,他不在灾民上收税就谢天谢地了。

    “只能找六帅你了。”周赫煊说。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张学良指着周赫煊调侃:“你呀,明明是一个学者,却阁总理的心,要不脆从政吧。”

    “又关洋人什么事?”张学良常年在东北,不知天津这边的况。

    褚玉璞以前是张宗昌的,别的没学会,苛捐杂税学得有模有样。如今直隶各县的税收越来越重,搞得民间红枪会组织蔓延起来。周赫煊在上海卖衣的时候,直隶成安县还爆发了武装起义,红枪会直接杀军队驻地,抢了军火后开仓放粮,闹得轰轰烈烈。

    这些红枪会成员,大分属于老实的农民,都是被军阀得造反的。

    张作霖倒是有东三省地盘,但张作霖是张作霖,北洋政府是北洋政府,你别指望着老张拿自家银填窟窿。

    周赫煊笑:“我是说,以中央政府的名义,联合天津租界的各国董事会,启动海河利工程。”

    周赫煊连连摇:“现在当政官,就是给督军们夜壶。急的时候拿来用用,完了就扔床底不顾。”

    周赫煊正:“六帅,我的想法是,由政府面牵,搞一些市政大工程。如此以工代赈,既发展了社会,又赈济了灾民,让他们有活。”

    张学良睛一亮,拍手:“这个办法好!即繁荣港,又惠泽百姓,还能赈济灾民。赫煊啊,你这脑怎么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税没法收!

    北洋政府的财政已经爆炸了,财政愁得直接辞职不,还是回天津寓公潇洒。公务员好几个月领不到工资,北大的教学拨款自然也欠着,讲师教授们艰难度日。

    “以工代赈,这倒是个好法,”张学良颇为欣赏地说,可随即又无奈,“这事你得去找褚玉璞,天津是他的地盘。不过嘛,我估计他是顾不上的。”

    “骂不醒的,他们还以为自己在维护义呢。”周赫煊无奈地说。

    张学良是真的服了周赫煊,上次周赫煊给他离间计,他跑回去跟老爹一说,张作霖随即哈哈大笑,直言“英雄所见略同”。原来张作霖已经在离间了,去年秋天就秘密联系常校,现在南边的北伐势力已经成一锅粥。

    周赫煊解释说:“天津海河数百年来一直泛滥,不仅泥沙淤妨碍港通行,而且海导致大量良田变成盐碱地。从晚清时候到四年前,海河已经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河整治工程。其中洋人也了不少力,因为港会对他们造成很大损失。上一次海河整治已经是几年前的事,算算时间,差不多又该规整规整了。”

    “哈哈哈哈,这个比喻大妙!”张学良拍手赞叹。

    张学良:“你那个济民会搞得不错,我以私人名义捐款5000,也算是为老百姓把力。不过政府拨款就别想了,这个真的很难。”

    所以北洋政府前几任总统和总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急着找洋人借款。但如此法,却每每遭到政敌攻击,最后闹得灰土脸台。

    周赫煊说:“政府财政困难,我自然知。但来自山东的灾民越来越多,一味赈灾也不是办法。”

少帅的脸吗?周赫煊这次算帮他闷气。

    就拿直隶省(河北)来说,这是最靠近中央的省份。可税捐钱款,全都了褚玉璞这个省兼督军的腰包,其他省的税收那就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