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开完校务会议,周赫煊午又接受钟观光的邀请,到学校各科系和图书馆、实验室、标本室视察。
一路走观
,周赫煊啥都没说。其实他觉得北大文科太多,理工科专业太少,明显偏得太厉害了。
但没办法,如今全中国的大学都是这样。
文科便宜啊,有老师有课本就能搞定。理工科却很麻烦,各实验太
钱,一些
级科学仪
设备也奇缺。理工科的学生想要更
一步,那就必须留学,待在国
完全没法搞研究。
来到理系时,
理系主任李书华介绍
:“
理系去年有七位教授和讲师,不过由于各
原因,今年只剩
三位了,其中还包括我这个系主任。”
“教得过来吗?”周赫煊问。
“勉还能应付,”李书华笑
,“每位老师至少同时教五门课,比如我,就教《数学原理》、《普通
理》、《
理光学》、《电动力学》、《理论力学》和《专门
理实验》。”
周赫煊听着觉有
难过,这都是些值得敬佩的老师。
像李书华他们这理工科教授,又不能写文章和外
演讲赚钱,每月只靠教师薪
度日。在动不动就拖欠几个月工资的
况
,他们很多连吃饭都要找人借钱,却还能
持同时教授数门课程。
他们如果去南方的话,随随便便就能改善生活。之所以留着不走,是因为责任在,舍不得抛弃自己的学生。
此时正值课,周赫煊走到教室里,随手翻开一本《气
中的电
及电
论》教材。他惊讶的发现,这本书居然是全英文的,不由问
:“北大
理系都是英文教材?”
李书华回答说:“有一分中文教材,不过也是照章翻译的。”
“学生们用英文教材上课,不会有沟通障碍吧?”周赫煊好奇地问。
“沟通障碍并不存在,读工科的学生,会英文是基础中的基础,”李书华说:“就是有些教材里的容和
系,跟咱们中国的实际
况不符,特别是在联系生活生产及实验的
分。”
周赫煊问:“只是北大如此,还是全中国的大学都是这样?”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