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此人乃知名经济学家,他早就看况不对,并且还写文章论述了河南的经济状况。
老蒋无奈之,只能拨款12亿法币赈灾,
给河南省政府购买粮
。但搞笑的是,这笔钱居然不是救济金,而是以贷款的方式
给地方政府,从理论上讲是需要偿还的。
本不用再调查,河南灾荒比他们想象中更严重。
两位特派专员就这样回重庆了,老蒋得到“确切消息”也心安了。
河南粮局
卢郁文是昏官吗?
张厉生和张溥泉还有些疑惑,便把河南粮局
卢郁文叫来问询。卢郁文闭
不谈灾
,只说今年的征粮任务正在顺利
行,保证不辜负蒋总裁的重托。
会场时而鸦雀无声,时而群
激奋,报界参会代表更是一个个都打好了腹稿。
张厉生以前担任过国党和军委会秘书,现任国党党政工作考
委员会秘书
,拥有非常大的实权。而张溥泉虽然也是国党元老,但这人很佛系,整天研究金石书画,基本上是去河南撑场面的,毕竟他的资历摆在那里。
郭仲隗今天是豁去了,骂完孔祥熙,又骂河南救灾委员会,再骂陕西设卡阻挡灾民的军队。最后估计是骂得起劲了,连军委会、财政
和粮
都被臭骂一通,说他们救灾不利还横征暴敛。
李培基说:“我见早秋得还好,谁知老天这王八
又来个搦脖旱。”
接着,老蒋又派了两个调查专员去河南,一个是张溥泉,另一个是张厉生。
张厉生被气得不行,又问:“麦苗都枯了,为何还不报灾?”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用季陶的原话来说:“中国只有一个半人才,半个是李培基,另一个完才是朱家骅。”
如果说常凯申之前还是被骗,那么从此时开始,就变成了“甘心被骗”。他的关注不在灾
上,而在征粮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因为军粮已经严重不足——这就像当年四川大灾,刘湘捂着军粮不肯全力赈灾一样。
事终于闹大,河南大饥荒的新闻第二天就见诸报端。由于报
灾
的媒
太多,中央政府封都封不过来,
大的舆论压力让老蒋
痛不已。
这两人都捂着灾不报,正是因为他们知
老蒋的心思。
接着,郭仲隗又奔走于财政
和粮
等机构,呼吁减免军粮,全力赈灾。
事实上,就是因为军粮奇缺,他们才被老蒋派去河南的,这属于老蒋对他们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必须全力完成征粮任务,于公是保证抗战大局稳定,于私是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和报答老蒋的栽培。
至于河南老百姓的死活,那就只能抛之脑后了。
二人直接坐飞机过去,仅从机场到市区的短暂途中,他们就看到十多路倒的尸
。
李培基说:“起初看到二麦(大麦、小麦)麦苗丰秀,不会不雨,谁知老天这王八
来一阵黄风,一夜之间就把麦苗刮
了。”
李培基立即安排各县官员前来省府,又让李杏村(洛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悄悄告诫各县代表:“不要把灾
说得太严重,主席自有办法。”
于是乎,两位中央特派专员得到了详细灾报告,河南只有
分市县
现大灾,其他地方都收成良好。
当然不是,此人能力极,在当时的国府官员中能够排名前三。
张厉生懒得再跟李培基胡扯,说:“把各县负责人都叫来,我要知
详细的灾
!”
确。
在见到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后,张溥泉地位超然的负手而立,张厉生则劈盖脸质问
:“为何不报灾!”
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是昏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