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千五百五十七 淮河上冻了(4/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说,群臣中有相当一分人都想起了当年争论非常激烈的大运河之争。

    郭瑾也想起来了。

    当年,郭鹏说开建大运河,群臣都以为这是劳民伤财的举措,本没有必要。

    郭鹏却持要这样,他认为天气正在不断变冷,不用多少年,寒冷就会影响到北中国的粮产量,导致粮大规模减产。

    到时候如果没有可靠的渠运输南方粮到北方,以北方的人基数,必然会造成缺粮少粮的况,乃至于现饥荒。

    而一般的路运量有限,损耗比较大,本不足以支撑北方大的粮,所以务必要修建一条可靠的

    以大运力完成南粮北运的大工程,确保北方不会现大规模的饥荒。

    当时朝臣都觉得郭鹏这是异想天开,阻力很大。

    但是郭鹏力排众议,要求执行,以他的权力制要求朝廷开建大运河,于是延德五年,大运河正式开工。

    大运河的开工不仅为南粮北运了工作,也方便中原人迁移到江南地区。

    但是最本的问题,还是方便南粮北运,为了对抗气候变迁。

    当年郭鹏曾经在朝会上说过一句话。

    当年正好参与到这次会议之中的诸葛瑾记得。

    “当初,太上皇还曾说过,有朝一日淮河封冻,你们就知这条运河到底有什么用了。”

    然后整场国务会议就陷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中。

    大约一炷香左右吧,皇帝郭瑾地叹了气。

    “太上皇早在二十年前就看到今天了。”

    魏帝国的英们无言以对,纷纷都觉到了震撼、不可思议。

    魏帝国居然真的有了淮河上冻的这一天。

    没什么好说的了,郭瑾立刻在国务会议上宣布大家要三件事

    第一,在气候危机还没有完全爆发之前,利用大运河尽可能多的把南边多余的粮往北边运输,运输到河北地区,运到幽州并州平州地区。

    第二,这些地区要广泛建立更多的粮仓库,尽可能多的屯粮,以备粮大范围减产的时候,这些地区的仓储粮可以派上用场。

    第三,加速推河北、中原地区的人向江南、岭南地区的转移工作,加大力度,设置标准,用更力度的优惠政策行劝诱。

    工作布置完毕,需要有人去执行。

    郭瑾为了更好的推这些工作,把南书房定义为了专门理这三件事的集中办公室,调动各吏授予南书房侍读的份,在南书房行走。

    又为了统筹各方面的工作,郭瑾又把目光转移到了能力极的老一辈官吏上。

    最终,他再次选定老臣郭嘉作为一群南书房侍读的,授予南书房总裁这样一个临时工质的职位。

    专门负责理相关政务,并且向郭瑾行专项汇报。

    为了确保文武分治的局面,郭瑾还专门把他参谋台的职位拿掉了,让他在阁挂了一个次辅的职位,由军事参谋官转任文职。

    然后顺理成章的授予南书房总裁的临时职位。

    郭嘉一开始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得知以后当场愣住。

    因为当年他也问过郭鹏为什么要这样劳民伤财的事,郭鹏说等到淮河有一天上冻了,你就知我为什么这样了。

    现在淮河上冻了,郭嘉也知为什么了。

    但是当年到现在……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