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24章 哪来的突厥骑兵(2/4)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但秦王却拒绝了,并说宋金刚连战连捷、兵锋正盛,此时还不到决战的时候。

    李鸿运继续沿着地图,向西北方向看。

    李鸿运率军与刘武周激战,而此时晋、榆次的诸将看到对峙的敌人后撤也果断击。

    当然李鸿运也不求他们的兵速度,反而还告戒过他们不要冒

    而李鸿运此时对峙于晋、榆次,刘武周、宋金刚的补给线就短了许多。

    此时他的战线虽然整北移,双方对峙于晋、榆次,但李鸿运同样可以越过吕梁北上,迂回到刘武周、宋金刚的大军后方,尝试着隔绝他们与邑的后勤粮

    结果路上正好闯李鸿运设的埋伏圈,一番激战之后,尉迟敬德大败。

    确定了计划之后,李鸿运立刻开始谋划。

    但现在李鸿运有了天赋加持,谋划中的细节全都烂熟于心,各应急状况也都提前好了准备。

    于是,他留主力大军镇守晋、榆次,决不战,而自己则是亲率一支偏师,越过吕梁山脉,途奔袭刘武周的大本营邑。

    把孙兵法背得瓜烂熟也没用,因为一般人掌握再多的军事理论也本用不到实战中,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第二次他成功避开了刘武周军队的线,奇袭邑,让刘武周大惊失,赶忙留派尉迟敬德带领骑兵火速回援。

    秦王能够抓住宋金刚后撤的时机一日八战、两日不、三日不解甲,狂追数百里,将宋金刚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从地图上来看,秦王对峙于柏的时候,宋金刚的补给线更,粮消耗更快,所以这方法更容易奏效。

    此战,李鸿运骑着战在前线指挥战斗,箭无虚发,梁军士气大振,在集合了优势兵力之后,将刘武周、宋金刚彻底击溃。

    一直僵持到宋金刚粮草不继、军心溃散,这才果断击,狂追数百里,一战而定乾坤。

    在良川大败尉迟敬德之后,梁军连战连胜、士气涨。手人纷纷劝说,希望他立刻与宋金刚决战。

    所以双方一路纠缠,而李鸿运则是突然南,在楼烦阻截住了刘武周和宋金刚的大军。

    第一次展不顺利,但没关系,李鸿运还可以再来。

    此时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是哪里呢?

    而且,邑是刘武周的老巢,在攻时会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但李鸿运的优势在于,没有经历过晋大败,他手上的兵远多于秦王,人数上占据优势。

本章尚未读完,请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李鸿运自然也想到了这个办法。

    从此时的版图上看,梁朝显然占据着最大的地盘,而刘武周的据地邑则是在晋的正北方。

    两军相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袭扰粮,也可以……绕后突袭!

    只是这些将领跟秦王比显然还是差远了。

    所谓兵法,其实最关键的地方就在细节。

    最好还是像秦王那样,在尉迟敬德的必经之路上设伏,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和手最能打的骑兵将领,一战给他彻底打服。

    此时他已经有了金天赋的加持,所以对着行军地图排兵布阵,一切都顺畅无比。

    秦王在柏之战时,就是这么打的。

就能有必胜尉迟敬德的把握。

    见大军后勤有被彻底截断的风险,刘武周只好留宋金刚断后,自己则先一步返回。

    

    他派将领向西跨过吕梁山,直介休、孟门关,隔绝了宋金刚的粮

    但这些将领明显没有秦王的决断力,只能勉咬在宋金刚的大军后面。

    因为这些将领可没有秦王的本事,万一被宋金刚埋伏就遭了。

    到时候宋金刚极有可能派遣尉迟敬德回去救援,而在路上伏击尉迟敬德,就有可能一战而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