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那些隔过黑暗的hua与shui(随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历史和珍珠一样,都是无端地让人觉得脆弱的东西。

    特别当天气不好的时候,窗外风雨大作,手里捧着一本史书,默默地从正午读到华灯初上而后合上最后一页,看外面风雨不知何时停息,秋虫嘶鸣如最后盛宴,抬新月天如。真是突然觉这半世浮沉随逝,刹那已是千年过。

    额尔金率领着他的舰队,半是傲慢,半是慨叹地突破江的岸,在大沽炮台之战后,他将签一纸条约。与此同时,洪仁轩正在香港写《资政新篇》,说要修铁路,要平等外圣外王的曾国藩还在痛苦地练新军,三年后他的兄弟将跪在金陵城外痛哭,为得之不易的胜利。滩涂上,李泰国站在一片芦中远望,之后那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岸。如果看得再远一些,东瀛的杉晋作还在蹲监狱,他刚从上海回来,并对太平天国不屑一顾。

    后来的事很多都难以说清。原本很好的想法,会变得特别糟,甚至成为帝国心脏的毒瘤,成为某灾难。而那个被称为曾剃的人呢,虽然痛苦地预到,不五十年这个帝国终究要破灭如齑粉,可,他还是要再努力地搏一搏。从前读日本史的时候,我便一直对新撰组和攘夷志士都异常同,后者固然是先的,代表新趋势的,而前者,为了普通人的生活秩序,大概也是值得赞颂的吧。

    我也曾为很多过去之人的死而惋惜,然而看到后来他们活着的同时代之人的所作所为,又突然庆幸他们恰如其分地死了。比如那个石原莞尔,在辛亥革命成功时,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居然激动地跑到山上,为东亚的崛起而呼。可是,可是啊,三十年后,他却率领军队攻了这个古老的国度。

    一如当年那个诵“引刀成一快”的少年,那个载誉而归的刺杀者,真的,他还不如就此完事,日后家乡还能卖卖门票。

    当然要是沿着历史脉络来看,这几乎就是石原莞尔那一代人唯一的结局,一个不可逆的选择。一如超新星爆发,积膨胀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开始吞噬其他的星。

    对于史料而言,虽然外国汉学家们的用词都很奇怪,某些时候还透的傲慢。我还是比较偏当时作为第三方之人的叙述。也许是作为局外人,才会更加地没有偏见,也更怀有一份对于历史悲悯之心。如此温地诉说着敌对两派的争斗,他们的努力和持,他们理想的破灭。历史本来就是悲哀的,以上帝视角看过去,无非是一些抱有某理想或者偏见的人彼此争斗不息,如同周易所讲,风变换,以负为正,又以正为负,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读多了就会有假想,如果洪仁轩没有跟这么一个偏执的领导者,如果杉晋作的肺结能治,如果当时没有那么多偏见……总之由于多年读小说的缘故,一般的文很少能刺激到我,因为人生的八苦不过如此,生老病死恨嗔痴,而我总相信这一世完不成的心愿来生定然相见。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