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1997年11月3号,张纯如收到两本印刷好的《南京大屠杀》样书。当她拆开棕包装箱的时候,激动得浑
发抖。她就像个小姑娘似的,抱着两本样书在房间里“啦啦啦”地
起了舞。
&esp;&esp;张纯如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母亲张盈盈,还告诉母亲,她将在11月14号到12月19号之间举行为期—个月的图书签售活动,据与《新闻周刊》签订的合同,在书摘刊登前,她不能透
书中的任何
容。不过一旦书摘被发表,她可以对书中
容畅所
言了。
&esp;&esp;11月6号,《新闻周刊》编辑汤姆-斯林将书摘的第—稿发给纯如,征求她对节选段落的建议,还请求张纯如同意在杂志上登
一些照片。第二天上午,汤姆-
斯林将排好的版式和图注、标题和正文等用电
邮件发给张纯如。文章的标题是”揭
南京大屠杀”,副标题是”书摘:—位
籍华裔作家对二战历史中最恐怖一章
行的永不妥协的反思与回顾”。
&esp;&esp;张纯如问汤姆-斯林:“你确定书摘会在17号的《新闻周刊》刊登,不会撤版吧?“
&esp;&esp;汤姆-斯林十分肯定地
:“版面计划已经确定,除非发生重大变故才可能撤版,杂志在11月10号就会上摊销售,到时候就能看到你的书摘了。”
&esp;&esp;为了庆祝书摘即将面世,晚上张纯如和丈夫格拉斯去看音乐会作为庆祝。不过晚上十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接到了汤姆-
斯林的电话留言:“纯如,我是《新闻周刊》的汤姆-
斯林。很抱歉地通知你,我们不得不撤掉书摘的稿
,因为据上面通知,杂志的页码缩减了4页。我们
周会与你联系,如果你希望和我
一步讨论此事的话,请给我来电话。”
&esp;&esp;张纯如当即给汤姆-斯林打电话问:“到底怎么回事?”
&esp;&esp;汤姆-斯林告诉张纯如:“周五晚上临日寸撤掉了4个大广告,《新闻周刊》必须保证广告版面和编辑
容版面保持一定比例,有时候因为广告撤版的缘故,一些报
也要被撤掉。”
&esp;&esp;张纯如觉事
有些奇怪,问
:“为什么要撤我的稿
,而不是其他人的?”
&esp;&esp;汤姆-斯林
:“这样的事
并不常见,但我们也没办法。我们工作了—晚上,重新设计杂志版面,但能够
的很有限。”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