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43(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康熙显然对此很满意,蒙古还没废呢,当年就算是杀了葛尔丹,准格尔那边依旧不稳当,他们对清廷本来也没多少忠心,又跟沙俄那边有些勾结,草原上不少族也是墙草。各个族还是保存了不小实力的。要知,当年平定三藩的时候,八旗已经稀烂,要不是绿营还能打,就有人提议让蒙古铁骑关了,真要是了关,那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胤禛这边顺利从废太之事中脱了,倒是让原本打算借此将胤禛也牵扯去的胤祀他们有些措手不及,只能暂时作罢,好在胤禛如今不是关键,废太,立新太才是关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这事也撇不开讷尔苏,康熙琢磨了一,晋爵还差了,毕竟这

    问题是,康熙自个将胤礽教成了有主见的,却又要求胤礽在面对自己的时候,不能有任何主见,这纯粹是为难人呢!

    康熙是一个控制非常烈的帝王,放权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胤礽之所以倒霉,就是他太能了,他从小就跟着康熙接国事,跟着康熙学的就是一脑的帝王思想。问题是,他还不是皇帝,是储君,因此,就算是他要监国,也只能是个应声虫,橡图章,最好不要有自己的意见,有也放在心里,什么事都先请教一康熙,然后他这个太的位置大概率也就坐稳了。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 康熙这把年纪了,要是再不立储君,那么, 万一他有个三两短,现什么意外, 回定然要闹是非来。事实上, 历史上为什么胤禛继位之事,总有人觉得他得位不正,不就是因为康熙遮遮掩掩, 第二次废了太之后, 对其他儿还是施展自己的帝王心术, 对就没个准话嘛!

    康熙一辈权术, 倒是也混了个千古一帝之名,但是临死却是将胤禛坑得比较惨, 别的人家是儿坑爹, 康熙的正常作就是老坑儿

    对于这些蒙古王公,哪些该拉拢,哪些该敲打,哪些该拿,都需要胤禛去斟酌,当然,也得跟康熙请示。

    第92章

    康熙可不希望自个的儿有跟蒙古勾搭的可能,胤禛这般懂事,康熙自然是给他加了分。

    等到胤礽被废黜, 康熙才有心其他的事,尤其,胤禛已经跟仓津还有如今在京城的一些蒙古王公通了气,如今,更多得蒙古王公听说了消息,正兴冲冲地准备赶过来。

    胤禛却是能忍,尽他有的时候也觉得康熙总是喜手腕,但是人在屋檐,不能不低。他不过一个贝勒,还没到能当家主的时候呢,所以,这个时候,只需要表示自己的孝顺之心就行了。

古那边的命脉,大半都在自己手里了,当然了,对于那些蒙古王公,他也得仔细思量一利益应该如何分,免得叫他们不满,鼓噪起来,好事就变坏事了。自己本就不是什么袖善舞的人,所以,在此事上更是要谨慎才行。要是回这事落到胤祀手里,那才叫人怄死呢!

    像是这次,就是这样, 等到太党羽杀的杀,抓的抓,康熙终于了明旨废太, 将胤礽囚禁在咸安。然后康熙的作又来了,他废了太, 没废太妃,太妃倒是上书请求废掉自己的太妃之位,结果康熙留中不发,大家也搞不清楚康熙的心意,只得照常以太妃的份例送到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