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职工医院除了接收兵工厂的工人,还接收外面的患者,看病不需要多少手续,婴儿监控室也没有专人24小时值守,外来者想要换掉一个婴儿,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崇说:“我并没有怪你。我只是想听听你现在的判断。”
换小孩的正是柳至秦真正的母亲,她也在1075职工医院生产?
但是为什么被换走的刚好就是一个重病、很可能死去的婴儿?
初步筛查中,崇尽量将时间范围扩大,找到了37名非兵
工厂职工的产妇,
给孟奇友的队员去一一落实。
崇抬手,示意对方不用再说了。
此外,他本还伴有病理
黄疸和
染
肺炎。
由于当时的籍制度还没有完善到现在的地步,她们在1075职工医院生产,登记的仅仅只有一个名字,这三人的名字在系统中都未查到。
剩的就只有肖
燕、刘成娟、叶铃兰。
(上)
她有一个必须将孩送
去的理由,而最终选择安家,是因为安家的孩
本来就活不成了?
仅仅是智力低这四个字,就已经证明,7床婴儿绝对不可能是柳至秦。
至于另外6人,其中有3人已经患病去世了,他们的家也没有任何特殊之
。
崇眯了眯
,“
可能
现哪些后遗症?”
那个可怜的孩在苦难中来到这个世界,为活
来而挣扎,然后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被一个健康的孩
所取代。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崇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对吗?”
“脑、智力低
。”苗院
说:“肺病,
官衰竭……”
良久,苗院才
:“这个记录比较
简,孩
可能在有针对
的治疗
度过难关,但以我对当年产科的了解,多半是治不好,即便真的治好了,后续也会
现很多后遗症,一生都受到影响,无法独立生活。”
30年前,一所工厂医院的记录远不如现在完善,但也能够通过这份记录大致了解当时安家面临的困难。
7床婴儿——即詹小芸产的孩
——在经历难产造成的
窘迫后,
现了缺血、缺氧
脑病,存在轻度脑
的
况。
崇快速翻阅当初的产科记录,职工治病免费,其他人则需要支付不等的费用,支
这一项将职工和其他患者分明地区别开来。
不是,都不是。
苗院说,以前来看病的人里,不登记本名的不算少见,有的人对医院本来
37人中的31人很快被找到,他们都来自平凡的家,孩
也都过着普通的生活。
崇拿着这份报告找到苗院
,对方一看,脸
就沉
来。
以1075职工医院的条件,7床婴儿很难度过危险期。但詹小芸和安业乐持要救孩
。院
只有一个新生儿监护室,7床婴儿
生之后一直待在那里,一个月
经历了4次病危,但后来奇迹般地好了。
脑消失,黄疸和肺炎也被治愈。
他知这个孩
活不
去了?詹小芸生产时,他就在医院?
也许是她?
苗院重重叹息,“我那时一直待在手术室,詹小芸的孩
生之后,我就没有过问了。我不知
,我不知
……”
她们要么在之后改过名字,要么登记的本不是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