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1(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萧桐正思忖着如何向他们推销小报连载的小说,用怎样的话题过度,而不显得推销味太重。这个突然提问,刚好使她切话题。

    戏曲讲授班的教程萧桐也好了,这日正式开始授课。

    “四郎觉得,如今戏曲在汴京是门新鲜的艺术,从话本到优伶再到我们这些教导员,都要新的改变,所以我认为这些都很重要。”

    萼楼:“纵使再有才华、再有想法,她也不过是个商贾,你切莫陷了!”

    第一期收了二十名学生,有琉璃坊的如意姑姑,有其他牙行、教坊的当家,甚至还有几个青楼的

  萼楼遂语重心起来,“阿芸呀,你老实跟我说,你是不是看中那萧四郎了?”

    经过十多日的选稿,萧桐那边终于选了四小说,和作者沟通签好了契约,先是拿去给教坊司登记籍,然后同时连载于《汴京风华》。

    况且,再怎么有息,其仍旧是商贾!

    郑芸先是怔愣,而后想到萼楼和自己相识十多年,对自己的了解不亚于母亲。且这些时日她几乎日日把萧四郎挂在嘴边,他看不来才怪!

    她开心得扬起了笑容,眉弯弯,:“这位问得好。”

    郑芸好歹也是公主之女,皇室宗亲,份尊贵,有大把名门好儿郎好女郎去选,怎么能把大好的青,去等一个牙郎变得有息?

    到这节课快结束的时候,一个衣着鲜艳,敷粉凝脂的青楼妩媚地笑着,迫不及待地:“四郎,那你跟我们说说,排好一戏曲最重要的是什么?”

    郑芸想到自己和萧桐份天壤之别,里闪过几丝惆怅,但很快又扬起了角,:“我自然明了其中的理。”

    “不过哥哥也说她有才,说不定日后有息呢!”

    以及全剧组人的努力。

    “嗯,所以戏曲是门新鲜的艺术,市场上恐怕还没有适合的话本。还有一很重要,《木兰》小说曾经在小报连载过,所以积累了大量人气。”

    萧桐在台上把排戏曲的程和注意事项用风趣幽默、简明易懂的语言说来,坐在台的几乎都是同行辈,不禁叹服,谦虚听她讲。

    她回复平静,大方:“实话跟哥哥说,阿芸的确欣赏她。”

    “如此便好。”

    萼楼无奈一笑,“傻妹妹!”

    至于教导员,自然也得擅演唱,有戏曲的导演能力。

    戏曲和之前勾栏上的诸调弹词相比,从叙事转变为代言,话本创作需要改为对白和动作相结合。而艺伎方面,不仅要会唱,还得会肢动作表演,演唱结合。如今汴京除了演过《木兰》的艺伎,就鲜少有这技能的艺伎。

    霎时间,台起哄了,学员们你

    萧桐切正题:“艺伎、教导员都可以先搁置一边,整个戏曲项目,必然是剧本先行。”

    如意姑姑:“说得在理,《木兰》之所以如此成功,离不开剧丰富的话本。”

    共四节课,每节一个时辰。尽收费五十两,但是还有许多人抢破报名,为了控制人数,萧桐只选了二十名。等这期结束,再考虑期的学生。

    学员们听到连连认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当然,还有些题外话她没来,《木兰》受迎,也离不开她家清湖得好看,本有人气,唱功、演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