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407(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那叫哑吃黄连,有苦说不

    “你的意思是,咱们也在包上贴一个‘大河革厂’?”

    是的,正事儿。今儿的东大会议题是——给革厂取个名字。

    既然是要大,那就必须独立自主。

    况且,胡雪峰的为人,他信不过,鬼知他会不会借机倒打一耙?毕竟,你挂了人家牌,明面上人家对你怎么着都有可原。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谋划策,帮着想了十几个名字,最终还是幺妹提议的“大河革厂”得票数最端,大气!

    破例被邀请参加东会的黄老爷,看得连连一个自主品牌,虽然累些,难些,却是自己一手打造来的,走去也是带着自己的烙印。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其实,幺妹觉着都好吃,伯娘们估计是吃酸味来了。她偷偷笑起来,“咱们家现在的是大生意,不在意这三瓜俩枣的小钱,还是赶办正事吧。”

    两个老人都懵

    “我看不如就叫市三纺革厂,借着挂靠的名,狐假虎威一把。”崔建军建议,毕竟市三纺现在可是全省有名的大单位,他们也算背靠大树好乘凉。

    因为报名报得早,会的时候他们分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位置,到时候肯定要把人造革包打去。可问题是没名字,当地人都知,只要一说大河革厂就知是他们家,可外地人,尤其是省会来的,人不知他们呀!

    被修整一新的农家小院,院墙垒得的,墙上再上尖利的防盗玻璃,以前那用脚都能踢开的木门换成了宽敞的铁大门,双面打开能有四米多宽,足以容纳大黄发开去。门上就是大大的“大河革厂”牌匾,别说走近,就是站在村,公共汽车站都能看见。

    “就是,一生萝卜味儿,油不够,咱们当年那可是一面吃一面往滴香油嘞!”

    “田叔叔的药厂,每生产一药,都会在包装盒上贴‘北京中药厂’的名字,买药的人就知买了什么厂品的药呀。”

    “什么标记?”两个老人异同声的问。

    这么大气的名字肯定要成牌匾,挂在厂。当天午,黄宝能就去市里订牌匾,木漆上厚厚的白油漆,再用黑油漆写字,字还是崔绿真题的。第二天送来,众人就搭上□□将散发着油漆香气的牌匾挂上去。

    可顾学章不同意,“不行,咱们还是要学会独立行走。”不能专想抱大

    幸好,黄永贵不争这些,他有了养老金,大侄病好了,侄孙有了工作,这一切都是小姑娘崔绿真带来的,他不会为了个虚名去跟崔绿真的家人争,要他说最好是叫崔绿真革厂。

    “那要不叫崔顾革厂?”王二妹话刚就后悔了,这不是明摆着把黄永贵老爷给撇了吗?心技术还是人家带来的呢!

    幺妹,又摇,“不贴标签,咱们直接把标签在包上,让它怎么也掉不去。”

的好吃。”

    崔绿真:“……”我不想,我不要。

    而幺妹,还有另一个主意,“黄爷爷,咱们能不能在自己家的包包上个标记?”

    黄永贵和黄外公还投缘,两个人整小纸烟,坐在大门的桃树着,里有大批量革材料和成品,严禁烟火。

    这就是活脱脱,响当当的招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