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5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过席盒都是宋玉延自己编的,吃则是宋玉延的二十一叔的店铺里买的,加上她之前送的臂搁,杜衍觉得他没什么好嫌弃的。

    ____

    来为杜衍送行的还有他结识的几个友人,跟宋玉延碰上了。其中有一位年轻男她认识,就是通过杜衍来跟她买蜡烛的书生,名王致。

    杜衍在明州还是有不少朋友的,毕竟文人间结识和往来的机会都颇多,往往一次雅集、一次诗会、一次郊游就能碰到一起,只要理念暂时没有相冲突的地方,就能成为朋友。

    他也不让宋玉延吃亏,将自己随携带的一些书籍送给了宋玉延,而这些书的价值远超宋玉延损失的那分蜡烛钱了。

    俩人都同意后,杜衍:“既然二位主动提减轻书生的负担,我在此有一个不之请……不若将这些蜡烛卖予我的友人。”

    宋玉延要了书,而卖蜡烛的钱倒多给了白粲一些。白粲对这样的分方式到吃惊,宋玉延说:“本来我们说好的对账平分,你的那分我就比原价多一些的价格给你了,不能因为我要恤穷困的读书人,便要你跟着我一起将蜡烛便宜卖。”

,所以他得给宋玉延留些好印象。

    这会儿俩人见了面,便在杜衍离去

    宋玉延这般持,白粲只好收那些钱,他觉得宋玉延懂得多,这么说肯定有理。

    宋玉延无奈地笑了笑,但是还是严肃起来:“亲兄弟都要明算账,我不愿意因为金钱而伤了我们的和气,日后令我们心生芥。”

    等杜衍动赴京赶考那日,宋玉延去为他送行,还赠了他一些明州的特产带走。

    杜衍离开,友人或赠他诗词或为他举办离别宴,又或是赠一些有意义的件,像宋玉延这般认为船上席净而给他送了一席明席,又觉得在船上兴许要许久吃不到而用盒装了些吃的接地气法还是很罕见的。

    “可是我拿了书,书是无价,不若我分你一半?”

    他也认识了几个年纪小,但是家境有些贫寒的读书人,这次他准备赴京赶考了,特去跟这些朋友辞别,后来路过慈溪县,他想起宋玉延家住这儿,才冒昧登门的。

    白粲连连摆手:“我大字不识一个,你让我看书便是为难我,这些书在我里,比用来的竹值钱不到哪里去。”

    王致今年刚及弱冠,家里是耕之家,买灯油已经颇为艰难了,跟别提蜡烛。所以透过杜衍这一层关系,宋玉延将蜡烛比市场价低许多的价格卖给他,他对她的仗义之举也心存激的。

    对此,宋玉延自然是要预祝他金榜题名的,同时他都开了,她也不会不给他这个面

    杜衍心中也还是有抱负的,虽然考了几次不中,不过意志并未消沉,见妻儿如此关心自己,便也定了决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杜衍跟她谈好了上好的蜡烛三十文一,稍次的二十五文一的价钱,届时对方若是上门买,便是与他谈妥了的。

    宋玉延听闻他要赴京赶考,也意外的。他说是家中的妻相里氏来信了,信中隐晦地提及他门游历这么久,想必功课也没有落,不若去应试,看看自己的能力。

    白粲佯装生气:“宋大郎,你这就不对了,你不把我当兄弟!当初低价将蜡烛卖给读书人这事我也同意的了,我不能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