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还是小有名气的知识分……怎么看都是一个大大的Flag?

    2、这个叫崔季珪的便宜侄,是原主兄的儿,比原主大了近10岁。

    这崔颂倒没什么特别大的反应。古人讲究多多福,又早婚早育。汉武帝六十几岁还生刘弗陵,有个比自己大的侄本不奇怪。

    3、现在是中平六年,坐标洛

    理工汪崔颂表示,虽然他也看过几本历史书,但那都是当故事看的,时间之类的细节从来没注意过。这个中平六年是个什么年份?

    而且皇帝谥号都是死后所封,生前统一称陛、天。他总不能冷不丁来一句“皇帝名讳叫什么,先帝谥号是什么吧?”他要怎么才能知现在在位的是哪个皇帝?

    疼,一万个疼。

    好在这时,被他视作神助攻的侍女再次款款而来。

    “公,您的信。”

    说是信,其实是一只竹简,用一条红娟系成圆筒的形状,装在一雕着双鱼的木盒里。

    崔颂展开竹简,上面的隶书文字再次让他懵

    还好隶书和现代汉字的区别已不是特别大,而原主识文断字的本能还在,再看的时候,竹简上的每一个字崔颂都能辨识来。

    开是「与崔弟书」(写给崔弟的书信),正文阐述了对方的近况,表达对原主的问候,探讨了学术上的问题,并隐晦地透朋友间的思念之

    竹简的末端,留了个落款,上书「戏焕顿首」。

    这个戏焕应该就是原主朋友的名字。从信中可知,两人关系甚好,戏焕比原主要年五岁,现在正在颍川游学。

    不是从礼节还是从现实角度考虑,这封信崔颂都必须回,而且是认真地回。

    然而……若要回信,称呼可是一个大问题。

    在古代,“名”和“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古人往往谦称自己的“名”,敬称别人的“字”。所以戏焕的焕,显然是对方的“名”,而非对方的“字”。同理,如果崔颂要给戏焕回信的话,必须要称呼戏焕的“字”才行。要知在古代,以“字”称呼是一尊重,同辈之间当面直呼其名是一很失礼的行为。

    崔颂是因为未加冠才没有“字”(古代男通常二十岁加冠,而加冠后才算成年,才能取“字”),所以戏焕只能称他崔弟,但他却不能叫戏焕戏兄——从书信上看,两人的关系应该十分要好,叫戏兄就显得有些疏远了。而且……戏兄,袭,这么耍氓的称呼,他实在叫不啊。

    崔颂从容不迫地放竹简,决定再从便宜侄这边手,旁敲侧击,撬有用的信息来。

    “戏焕兄的为人,季珪以为如何?”

    崔季珪不疑有他,正襟危坐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