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5(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天,怕是要大了吧?

    再这样飚去,他恐怕得上天。

    崔颂对这星象占卜之说保持沉默——在他看来,天上那一的星星,哪个不得一一样,能看什么区别?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白布魂帛,银松挽幛。

    自董仲舒后,世人谈“天人应”,汉光武更是带起了谶纬之术的。天上的一颗星星变暗了,都能扯到人间帝王上。金星凌日,荧惑守心本是再自然的天文气象,被太史令嘴一碰,金星和火星就成了预示帝王猝死、灾难四起的妖星。

    崔颂走床榻,穿好外衣,伸手将发拢到脑后:“与我去吧。”

    这雨仿佛永无停息,连上天都在为帝逝而泣泪。冰冷的雨打在木制台阶上,溅了素袴,将鞋履染上一层

    因着汉灵帝刘宏平素没什么喜好,偏生对辞赋有独钟,崔琰私里猜测里会不会旨,让有着“一赋笑千秋”之名的崔家颂郎为先帝写篇祭文。

    崔颂觉得“我想选择死亡”已经不足以表达他的心声了。

    毕竟崔颂的才名之所以能够远播,有一分是因为刘宏喜他的诗赋,曾“手不释卷,嘉许之”。

    可以说,东汉之,归结底,至少有一半要算在“帝王早殇”上。

    上不愿,底又吏治黑暗。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太平经一,天揭竿而起。

    他该何去何从?

    中途还带了一个小小的惊吓。

    何况刘宏并非蠢人。

    幸而,不知是中正忙着新帝人选的争执,还是其他因素使然,里的大佬们没有一个旨让他作赋,祭文由奉常撰写,中规中矩,十分官方。不痛不地歌颂着刘宏的寥寥政绩。

    刘宏的七还未过,新帝的人选就已决定

    先天之忧而忧,这是这个时代有志之士的品格。可对于崔颂而言,灵帝死只意味着一件事。

    因而崔颂只是随大地附和了几句,表示了自己对帝王驾崩的痛心,刻奇地宣扬了一把国的怀,就和崔琰去摆路祭了。

    且不说汉灵帝刘宏的政治成就如何,他活着,就是一座定山石,镇得外戚与宦官不敢轻举妄动。

    本就时局动,汉祚岌岌可危,刘宏这么一死,便是对今后历史一无所知的徐濯,也明白这噩耗对早已千疮百孔的汉室是多么的雪上加霜。

    ……

    第二日,熬了一宿的众人回堂歇息。崔颂不知味地吃了不带不加油的早餐,回到自己房间开始补眠。

    附近的人家同样起了灯,铺设祭台,各守国丧。

    或许也因为这样,到桓灵帝的时候,二者极重享受,全凭自己的心意过活。

    崔颂推开房门,适逢崔琰衣冠凌,不及整理便匆匆而来。

    ——董卓快京了。

    权力洗牌,纷争再起。

    祸起萧墙,外不安。

    灵帝已死,董卓将至,天分崩,人命如芥。

    崔颂望着绵延不绝的白,站在廊底,听着耳边丝毫未减的雨声,心底有一分茫然。

层忙着夺权,小皇帝来不及一展宏图就已死,东汉的治理有多坎坷,于此可见一斑。

    “当今正值壮年,怎会——”崔琰难以抑制面上的沉痛之,“金星凌日,荧惑守心。天将大矣。”

    皇帝都死了,举城同哀,这觉看来是无法睡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