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意以生计。既然结果不会比现在更好,琮又何须徒添烦恼?”
人违反自己的意愿是为了过得更好。既然不能过得更好,那就该顺从自己心意,率而为,否则不是找罪受吗?
听着有像歪论,但又有几分
理。崔颂如若醍醐
,再不纠结这些细枝末节。
他念郭嘉的另类安
与开导,又说了几句,不知不觉地论起了“灭董”之法。
“诡之四: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1]”
郭嘉的思路是这样的:在双方差距悬殊的况
,首先要转换双方差距——即毁灭对方优势,增加己方优势;增加对方劣势,削减己方劣势。
董卓最大的优势在于他执掌了朝政大权,且武力值大,兵员
悍,经过这几年的抢劫,银、粮、威望都不缺。
而董卓这人的劣势也很明显,外表宽厚,实则刚愎,义气有余而驭平不足,一碰到事就想着杀人,
事简单
暴。
既如此,不如先想办法架空他的权力,让他无兵可用,无力可使。
所以离间计在其中的作用确实占了很大的一分。如果能里应外合,让董卓众叛亲离,那一切都将变得明朗。至于
作思路,正所谓天
其亡,必令其狂[2]。他们可以利用董卓
格上的弱
(多疑,自大),加以放大,诱他
陷阱,自己把亲信或远离,或
置,或夺走权柄。
当然,光让其分崩离析还不够,如今城里的兵将们几乎全是董卓的嫡系,哪怕董卓死了,但凡有个能
的人,就能迅速镇压
安城。甚至这些西凉兵可能因为董卓的死而失去了制约,变得更加混
。哪怕王允这边能成功策反一
分
将与士兵,也不代表他们能
枕无忧——首先,能策反多少
将士兵犹未可知,其次,哪怕策反了那些人,那些人就真的可靠吗?城
的反董人士大
分都是文官,哪怕加上世族家的家丁护卫,比起董卓的兵力来说也是不过是滴
对
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因此,他们还需要一两个外援,这其中又涉及平衡牵制之术:既要让外援能过
安城的兵力,防止兵变,又不能让外援太过
大,反戈一击,反咬一
。这儿就有个现成的前车之鉴:董卓被何
作为外援邀请
京,最后趁着外戚宦官两败俱伤,渔翁得利侵占了洛
城。
至于其他因素,比如董卓的个人发挥,董卓帐的凉州势力(代表人胡轸、郭汜)与外来势力(代表人吕布、徐荣)的矛盾,同样不可执一而论。
所以反董大业远没那么简单,还需从计议。
崔颂听得,突然想到自己
负重责,请教
:“若要策反吕布,奉孝可有好的提议?”
又说了自己被捷足先登的事。
郭嘉:“此事可为,要诀在一个字。”
“什么字?”
“等。”
“奉孝的意思是……”
“吕布执掌并州军,与凉州军的胡轸积怨已久。你我所要等的,正是——”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