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53(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崔颂故作惊讶:“我听闻攻鄄城的是兖州之主……原是将军。”

    吕布一听小兵禀报:有一个自称是自己老朋友的人来访,心中微疑,再看名刺,见来人是崔颂,大喜,让亲兵将人领主帐,起相候。

    最终,吕布率先捺不住,问起崔颂:“琮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只可惜,王允虽有治民之才,在其他方面实在缺乏锐度,以致轻易被董卓余孽攻破城池,命丧九泉。

    荀彧起纳拜,被崔颂一把扶住:

    吕布笑:“难为琮有这份心……却不知琮是因为何事去往南方,若有我能帮上忙的,尽吩咐。”

    吕布的欣悦顿时灰飞烟灭:“怎的好端端的叹起气来?”

    “文若这是作甚,几年不见,莫非与我生分了?”

    吕布摸不着脑:“为何?”

    话里话外透着要替崔颂解决难事,让他留的暗示,显是起了招揽之意。

    吕布欣悦地接受,正等崔颂投效,却见崔颂眉宇微蹙,迟疑片刻,最终叹了气。

    他没有用“鄄城来使”这一名,而是以“故人旧”自称。

    崔颂淡笑:“我往南边走,恰好路过此地。听闻将军在此,故厚颜前来。”

    说到王允,吕布不由唏嘘。说句实在话,王允对他确实不错,不会像丁原那样以信任之名阻他的青云路,也不会像董卓那样喜怒无常动辄打骂辱人尊严。不官厚禄,人爵位,金玉神驹,王允都也不眨地奉上,对他那是相当的大方。

    “如今吕布拿兖州, 必会趁着主公还未率军回返, 先一步调兵遣将, 围攻三城。”

    遂向吕布喜。

    崔颂:“哪怕将军打鄄城,我也还是要往南方去的。”

    荀彧郑重:“非为彧自己,而是代我曹公,为这三城的百姓向君致谢。”

    “上次离别的时候,多亏琮予以忠告,否则我必和王允一样,死在枕无忧的假象里。”

    崔颂:“我昨日来到鄄城,本想着此地民风淳朴、适宜定居,却不曾料到,城居民竟神惶惶、面枯败。略一打听,原来鄄城这几日并不太平,兴许会有战事……颂不敢久留,往南方避祸。”

    荀彧言明, 他虽有把握劝吕布暂时退兵,却是分乏术。他被曹任命为鄄城的守官,不得轻离。何况此地与吕布之所在距离颇远,来回需要数日。若亲去谈判,城中事务必然耽搁,且镇守城池的主官一旦离城,指不定又有人伺机发作,策谋反叛;若不亲去,边又无信得过、并且善于机变的辩客,这九分把握,便只剩三分。

    吕布愈加不明

    “这鄄城,如今是曹孟德(曹)的治所。”崔颂直视吕布,让他清楚地看到自己中的忧虑,“将军莫非不知,这曹孟德是渤海太守袁本初(袁绍)的发小,二人厚。”

    吕布抚掌大笑:“我当是何事——琮不必担心,等我打鄄城,你想在鄄城住多久,就住多久。”

    崔颂闻弦歌而知雅意,笑:“这有何难,我恰好与那吕将军有几分,替文若走这一遭便是。”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迟则生变,崔颂即刻前往吕布的营地,递书拜谒。

    待见到崔颂,他让亲兵去取几坛酒,饮崔颂座。

    崔颂陪着他一同慨王允这戏剧的一生,绝不提自己的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