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冒这样的念
,崔颂脚步一转,往湖边走了过去。
他从另外一个碟上拿了一只,又大,又粉
的桃
,
“这人竟然把吃剩的东西给我。”
那人警惕心颇,竟察觉到后背有人靠近,缓缓转过
来。
……应该是错觉吧。
用匕首将桃一分为二,分而之。
翌日,崔颂在城中查看。他从民区旁边一
池塘绕过,发现岸边站着一个穿着旧衣的男
,双手倒背,如同一棵松柏,一动不动地立着。
原来,这在池边半天不动的人形松柏正是刘备。
“崔丞。”
崔颂吃了其中半个甜丝丝的桃,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至于怎么个“刚”法……《三国演义》开篇写了“张飞酒醉鞭打督邮”这个节,实际上,正史上鞭打过督邮的不是张飞,而是刘备。
崔颂对刘备倒没有特殊的想法。虽然《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被写成一个时常泪目、动不动“为之奈何”的慈弱之主,但历史上的刘备可是“刚”得狠。
“奉孝放心,等你老后,我不会嫌你‘衰’而对你‘
弛’的。”崔颂以为郭嘉之前的沉默同样是因为这个典故有个BE的结局,所以
言宽
。并在心里默默补充了一句:他还
不得奉孝越
寿越好,怎会嫌弃他年老变丑?
“那便‘分桃’吧。”
哪怕此时的分桃和断袖一样,尚未成为“某向”的专有代名词,这个典故本
的寓意也不太
妙。
郭嘉:“……”
应该不是准备投湖的吧……
然而来不及了,那人不仅看到了他,还友善地与他打了个招呼。
国君十分动:“他肯定是很
我,满心想把好吃的东西让给我,忘记他自己已经咬过(显得不恭敬)了。”
太过认真,崔颂亦收起轻忽之心。
这就是弥瑕分桃的故事。
后来再仔细一琢磨,这不就是后世“断袖分桃”里的分桃吗?
“诚如奉孝所言,这‘李(离)’分不得。”
“不若分个桃?”
而且还是“杖二百”,足足打了两百,可见刘备之“刚”。
《韩非》记载,卫国有个叫瑕的,很受君主的
。有一天他在园里摘了个桃
,咬了几
,觉得很甜,就把剩
的桃
丢给国君吃。
崔颂只得致意,
笑客气
:“未想到会在此巧遇刘豫州。”
后来,瑕老了,人变丑了,国君也就不喜他了。回想起以前的事,国君很生气: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崔颂只觉得这个国君卫灵公特别双标且颜狗:臣年轻貌
就对他十分纵容,怎么折腾都不生气;就算臣
逾越了,也给他找一千
理由,各
开脱。后来臣
年老
衰,不好看了,什么光环都没了;不仅看他不顺
,觉得他
什么都是错,还翻旧账。
一看到那人的脸,崔颂便停了脚步,甚至想扭就走,当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返回原
。
郭嘉忽而轻笑声,取过崔颂手中的桃: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他在脑中扒拉了一番,总算在角落里扒拉一个很早以前看过的有关分桃的典故。
这样一个敢“刚”的人,当然不可能是《演义》中那个略显弱,除了哭与逃跑就只剩
仁
见郭嘉神微妙,崔颂意识到:看来这个桃也是不能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