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97(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再让那些妇女照的。

    他自己也,那些妇女虽然嫌弃麻烦,但是为了工钱,也都了。

    每天晚上放工之前,柳宵会把晾凉的鱼松装净的面袋里,大概二十斤左右。

    一天她们能生产一百斤左右的鱼松。

    三天柳宵大爷他们过来取次货,然后卖往对岸。

    他们谈好,一斤鱼松的价格是一块人民币,这个时候两国的汇率大概是1:1.2,也就是1.2卢布。

    当然他们不愿意卢布,只收金银。

    但是一回易三百斤鱼松也不过360卢布,换成金也就九、十克的样,不好(这次就不是二十五一克,而是照苏联黄金价格来,近五十卢布一克)。

    所以约定前两回收卢布当定金,第三回他们把卢布还给那些大兵,拿金币。

    柳宵大爷也很直接,得了金币,这次是他的,次就给柳宵。

    柳宵接了,也提员工工资两人一起分担。

    他大爷想想也应了。

    柳宵也不总在作坊看着,有时候会让二候他们过来。

    宋红米想要帮忙他没让,太知那边女人欺了,还碎嘴,怕红米挨欺负。

    她又不能骂回去,还不得气坏了。

    柳宵跟着大爷去了几次对面,就跟一个年轻军官“勾搭”上了。

    这位军装家族在当地小有势力。

    他觉得是条门路,然后就承诺,如果他能给找到新的销路,每次也要三百斤鱼松的,他就答应给一层好费。

    这钱绝对不少。

    果然钱就是动力,不到一个星期,对方就找到销路了,每次要三百斤,七天供应一次货。

    柳宵还打听到对方是个有些几百工人的自行车厂。

    又有了新想法。

    不过还是先搭上线再说。

    不过当务之急是和大爷说一声,然后招工,扩大再生产。

    对了,打鱼的人也要增加。

    因为之前就跟大爷说过给好费的事,所以他没说别的,只夸了几句柳宵。

    之后因为天气越来越,鱼放不住,又买了两个大缸,用来养鱼。

    就是勉让鱼不死,反正当天的鱼贪黑也要完的。

    保证新鲜度。

    这样来的鱼松自然更味。

    因为扩大生产,那个破房实在放不了,柳宵大爷也不知通过谁把之前的革委会大楼买来了。

    三层的楼房。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