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吵了不知多久,三公九卿总算开说话了。照惯例三人陈述了一通,便摆一副倾听的样等李俭定夺了。

    这原是铁板钉钉的事,但因先帝驾崩,朝臣又蠢蠢动了起来——新帝方才上位,官吏们还没有补全,岂非正是各个派系往里人的最好机会?

    所以当皇帝的第二天,李俭首先面对的,是一通,哦不对,多通

    现在,李俭侧之人正是尚书,名公叔英。他的正对面,当的两位是顾相与霍大将军。这两位权倾朝野的能臣还是很好区分的,顾相儒雅敛,霍大将军魁梧冷峻,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第三位是御史大夫,为丞相副手,并监查百官。

    李俭穿越前,大雍刚发生过一波动

    于是两人就互怼起来了,跟着其余人也一个个加了来,最终成了九人嘴炮斗。

尚书递,决定一日议事容。

    与他翻来覆去只会“卧槽”“厉害了”“X了”这些贫瘠词汇不同,这古代读书人的可不能只叫,必须叫彩虹

    自知登基无望的原太,领着二皇、御史大夫、卫尉等一众朝臣,要求先帝禅位,为先帝识破。混之中,邀功的四皇被一支箭穿心而死。后叛虽被平定,但先帝由此衰败,六皇李俭得以上位。

    对个球啊。

    先帝是个好皇帝,在位二十年政修明,为众人敬重。他来不及悲伤痛苦,就迅速理了谋反的官吏们,与朝臣商议拟定了空缺官职。

    于是因为说话习惯问题,众人的话听在李俭耳朵里就是这样的:陛,臣有事启奏,臣觉得这个官职应当吧啦吧啦,这个官职应当吧啦吧啦……陛如此英明神武,一定会采纳臣这个建议的对吧?

    等李俭,也开始“吧啦吧啦”了一通,大意是训斥先前一位举荐的几个人品德不行,他们的亲友品德不行,所以不合适。

    至于顾相,霍大将军,洛御史大夫三人,虽然没有发言,但九卿实际早就各自站队,代表的就是他们三人的意思。这会正假兮兮的或者皱眉,等待他们吵完总结。

    但是不要,没等李俭发表意见,另一人就:“启奏陛,臣有异议。”

    李俭:……

    李俭虽然听懂了大分,但关键地方是基本没懂。脆秉承着“这个时候只要保持

    再加上现在官的主要途径是举荐与征辟,抛开先帝名单,能作的空间也就大了。

    因李俭上位,如今的御史大夫便正是原本的太常,也是洛清卓的祖父。其余空缺的位置,则由一级往上补。

    前面那堆他就没听懂好吗。

    接着的九卿,依次是太常,宗庙礼仪;光禄勋,中事务;卫尉,中警卫;太仆,廷御和国家政;廷尉,司法审判;典客,和民族事务;宗正,皇族、宗室事务;大司农,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1]

    奈何对于现代理科生而言,夹带文言文的古语听多了真的很。就算昨夜补过了课,学渣依然还是学渣,没法立就将听到的话全翻译成现代用语。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什么陛承天景命,气度恢弘,文韬武略,权略擅战,英明神武,擅用贤能……反正一本正经得天坠的,得李俭都有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