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4(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以说,还是读书人好,读书人厉害。”姜二嫂也没想到这好事能落到自家人的上。一想到居然便宜了十两银,她登时笑开,连带对姜三海这个只会家里银的读书人也彻底改了观。

    当然,这晦气的话,姜二嫂从来不敢明着说,往往都是悄悄在心里想罢了。

    而且这卖主其实少之甚少,轻易碰不上。不过是因着一句雅的“以文会友”,才会成为津津乐的传言,被一众读书人戏称为“谈”罢了。

    直到今时今日,实打实的好落到上,姜二嫂乐得合不拢嘴,哪怕不认字、看不懂那张房契,整个人也觉得快要飞起来了。

    “这事是真的,不过我也只是听说,没有碰上过。”姜二嫂是土生土的镇上人,打小听闻的事不少,了解的也算多。不过他们家没有读书人,不了这个圈,也接不到这卖主。

    “爹,您收着。”房契这东西,姜菱并不看重。没有丝毫犹豫的,她给了姜老爷

    毕竟早先一直说等姜三海当了大官,他们二房就能享福,可姜三海这不是一直没有当上大官么!而且虽然姜二嫂不该说,但也不是没有怀疑过,万一姜三海这一辈都当不上大官,他们二房可不就吃了大亏?

    这应该是姜二嫂一回那般期待大年初二的到来了。等她回了娘家,她可不就要好生炫耀炫耀了?

    是,姜二嫂承认,她亲自去私塾打探过,姜三海的学问确实很好,私塾的夫们对姜三海也尤为夸赞。但科举考试这事儿哪有理所当然?指不定姜三海运气不好,一到考试就张,然后就答不上来题目,最终名落孙山?

    十两银啊,可不是十文银钱,说少就少了,那位屋主也是个大气的。当然,肯定也不差银钱,否则哪里能这般阔绰?

    “我在镇上这么多年,还真不知有这些弯弯绕绕。”脸上的汗,姜二哥

    从今以后,她婆家也是在镇上有宅院的人了。而且还是在私塾附近,住的柳儿胡同,比她娘家的地段还要好,代表的可是读书人的份。光是想想,姜二嫂就特别的神气。

    “那不就是说,这样的宅院哪怕拿着银,也不一定能买得到?”旁的事姜老太太不大懂,不过她听懂了一个理,那就是他们现买的这宅院很是了不得,旁人都买不到的。

    换而言之,这读书人就只看得上读书人,也只想要把宅院卖给读书人。虽说有些门之见,但也是卖主自己的喜好,旁人不得,也/不了

    “对,就是这个理儿。娘你是没看到,那屋主卖宅院之前,还考了三弟的学问。反正我是一个字也没听懂,三弟却蹦一连串的话,反正那屋主听得很兴,还特意给咱们便宜了十两银。”当时姜二哥直接就愕然的睁大了睛,完全没有想到还会有这好事。

    姜老爷肯定稀罕这张房契。哪怕写的不是他的名字,他也很稀罕,发自心的稀罕。不过他从未想过要占为己有,此刻被姜菱到手里

的买家,寻找同为读书人的买家。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像今日如若是姜二哥单独找过去,首先他并不懂这其中不成文的规矩,其次他也不一定能得了那卖主的。即便退一万步讲,卖主确实急切想要卖宅院,想当然姜二哥谈来的价钱,也不会这般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