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不过墨斗倒是有些好奇门外的人是谁,不会是嬴政吧?
嬴政的父亲赢异人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走了,嬴政自小由赵姬抚养大,赵姬自然不会懂秦国的历史。
第 3 章
主要是因为在草木灰上写字效率实在太慢,再加之历史记载,嬴政大概一年后就要回秦国了,墨斗实在不想浪费时间来懂装不懂。
“因地制宜。”墨斗说起来也对这个伯益充满敬佩,“大过后,地势低洼不平,然伯益却以此为利,教
“当时有一人,名为柏益,又称大费,大业之,颛顼曾孙,善治
。”
墨斗斟酌了一,决定还是闭上
睛,这样方便他使用金手指在脑
搜索,免得自己
岔
。
嬴政的睛亮了起来,他是质
,在赵国自然是饱受嘲讽,听到的秦国形象当然是相当负面的,但现在有人告诉他秦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那个时期,嬴政
不自禁地兴奋起来,显
七岁小孩的样
。
嬴政要教他《关雎》?墨斗怀疑地看了看嬴政手里的竹简。
嬴政赶卷起竹简坐正:“请讲。”
嬴政现在有纠结,墨斗的学习速度实在
乎他的预料:“政实在未料到斗竟如此神速……”
嬴政摇了摇:“不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好逑。
“大禹治?”
嬴政开始怀疑人生,不由自主地回想自己当时了多久才学会了这首诗。
孔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所以他只带来了一篇诗,现在他要教什么?!
“那便得从大禹治说起了。”
墨斗非常谅地解了嬴政的围:“既然如此,那便由我来为公
讲讲秦国吧。”
嬴政倒是非常自来熟地跟墨斗打招呼,他摇了摇手里的竹简:“今日政教斗《关雎》可好?”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关雎》这首诗墨斗当然知,《诗经》里的名篇,也是《诗经》里的第一篇。
“公可知‘嬴’氏的由来?”
“那伯益是如何治的?”
其实墨斗完全可以用半个时辰学完的,虽然大篆确实很难写,但汉字向来一脉传承,墨斗里又是一个成年人,学习速度当然不会慢。
然而,再怎么样,它也就是一首八十字的诗,还多次运用了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手法,所以墨斗用了一个时辰就彻底学完了它。
“公可知‘嬴’氏的由来?”
要知,现在还是百家争鸣的时期,连法家代表
人
韩非
都还没
世的时代,所以
本就没有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甚至因为孔
一直
持要奉行周礼,所以大多数人是不会青睐儒家的。
但是为什么嬴政会有《诗经》?
不得不说,《关雎》确实无愧于它的名,将君
对淑女最原始的欣赏与追求用极其纯粹真诚的语句传达
人们的心声,可谓是“乐而不
,哀而不伤”。
更加不要提未来是法家迷弟的秦始皇了。
不过这不重要,只要能让他学会认字就行了,墨斗将这个无解的谜题放到一边。
果然是的……该说不愧是未来的秦始皇吗,如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