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1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朱瑙却:“织造坊整改后就不再是官办了。”

    二来有了能工巧匠,蜀锦的质量也就不必发愁了。从前官锦的质量次,而民间所制虽工巧,却很难扩大规模。像郑娘织的锦,别说蜀了,连成都都不去,一年织个三四匹立刻就被成都的富人抢购一空。而这番改制,便将官办的好与民办的好相结合了。不仅是工匠,往后蜀的商人亦可从民间招揽,经营的规模立刻就能扩大许多。

    刘奇又是一愣:“官办、民营?”

    不过刘奇仍有一不明白:“可是东家,为何要给那些织锦匠人那么的分红?我刚才瞧那郑娘的神,就算只给她一百两她也愿意倾相授,何必年年与她那么多钱。”

    刘奇怔怔地看着朱瑙。这他听懂了,所谓官督民办,规矩乃是民办的规矩,而官府则成了民办里最大的一位东家。而他这位锦官,说是官,其实的仍是商人的事——难怪朱瑙不从官员里选人任,却专门挑了他来担任这职务了。

    一来官办的事总是死板,不知变通。放开些权限,起事来倒自由了许多。

    官办与民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既然是官办,从桑田到织机到染池,乃至于劳作的囚犯,全都是官家的财产。囚犯连工钱也没有, 只能得到些饮。而售官锦的收自然也全要放官库里。

    刘奇眨眨:“哎?这么说……也对。”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朱瑙:“我听闻这几年她独创不少织锦技巧。一百两买了她今日的技艺,买不了她明日的。”

    郑娘先前说什么祖训,那纯粹是胡扯的借。她的确从祖上传承了一手艺,但她能有如此低位,是因为她自己在织锦上有天赋。要真只跟她一锤买卖,她要么领了钱从此逍遥,不再研究织锦,要么又研制什么新鲜的技法,超越官锦,再抢去官锦的生意。而这织造坊之所以会落到日薄西山的境地,便在于缺少变革。往后将匠人挣的钱与他们所创织锦的销量结合在一起,一旦卖的不好了,他们比官府还着急,自然会想着法改善。也就不必再担忧官锦总是落后于民间了。

    从来没听说过官办的机构竟会给人分红, 而且只要传授技艺, 每匹锦都能得到分红, 这哪怕是民间的经营也没有这么大方的!想想刘奇这个锦官都没有分红, 匠人却能拿丰厚的分红,实在说不过去了。

    刘奇仍有一个困惑:此番朱瑙改制织造坊,不是因为官库缺银么?他却这样大方地与民分利,岂不违背初衷?

    刘奇更是大惊:“啊?难、难要放归民办?那还要我这锦官什么……”蜀锦可是最挣钱的买卖,以前只听说过官府垄断此,不准民间经营, 还从来没听说过蜀地官府会主动放弃经营蜀锦的。

    朱瑙:“往后官府资统筹, 你代表官府,督织锦坊的经营事务。所得钱财,民办的规矩来分。往后织锦坊里的工人也可劳取酬。若工坊扩大, 亦可从民间招揽工人,不必再限于囚犯。”

?”

    这改制刘奇之前没有想到,经朱瑙一说,仔细想想倒也好良多。

    朱瑙摇:“不全是民办,是官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