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朝堂上的很多儒者不会善罢甘休。”虽然他也认为应当重修《大燕律例》,但是朝堂上的那群人也实在是难缠。
“多谢师父。”陆若华大喜。
第36章?送信
陆若华避开晋王的礼,没有接受,只是笑着:“不过是纯安一
浅见?,当不得晋王殿
的大礼。”
“此话怎讲?”晋王好奇地问。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我认为为臣者,就不应当碍于门派党政之别,而是一心为国着想,重修我《大燕律例》。”
“所以你认为如今和朝堂争论应该如何解决?”萧太傅再次考教。如今的朝堂,人人都在拿
睛盯着他这个太傅,这个儒家的代表,今日晋王前来他的府中,他能够察觉
是陛
的意思,让晋王来试探于他。他这些天对于朝堂的争论一言不发,让朝中大
分的人都着急了。
靖北侯府,?书房
法,这二者并不矛盾,我们不妨将二者结合起来。”陆若华笑了笑,继续:“君王仁德,律法才能更好地施展
去。君王仁德,才能够更好地教化百姓,只要百姓能够被教化,那么就会少了
犯律法的不法之徒,那么我大燕也会更加的清明稳定。”
对于靖北侯能看她的心思,
“当然。”晋王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
第二日,萧太傅便在朝堂上禀奏,同意重修《大燕律例》,又上奏皇帝应该选用贤才来执掌律法。皇帝同意,大赞萧太傅为朕之肱骨,关于德治还是法治的争斗终于在朝堂落帷幕。
“所谓求同存异,寻求儒法两家的共同之,这共同之
就是为了让大燕能够更加
盛,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存在,两者虽有争端,但是却也一直是共同为国效力。”
萧太傅虽然没有说什么话,但是看向陆若华的目光满是赞赏,随后:“接
来,为师会教你读史。”读史明智,从史书中读人
,读朝代兴衰,以前他觉得纯安是个女孩,用不到读史,如今看来他大错特错,耽误了这个弟
了。
“正所谓和而不同,应当让朝臣都明白这个理,他们虽然信奉的学说不同,但都是为了大燕能够更好,就应当摒弃学术之见,认真思考对方策略给大燕带来的好
,而不是只盯着对方的短
。”
陆若华沉思了一会儿后:“纯安认为,为臣者应当中正秉直,一心为国,事
的决断,应该取决于是否对大燕有用才是。”
“确实是我说的。”陆若华了
。
他原本已经想好了法,但是不够全面,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但是今日听纯安的一席话,倒让他有了新的思路,不过,他更想要知
他的这位学生若是在他的这个位置上,会有什么抉择?
“为臣者,应当忠君国,敢问殿
,重修律法,对我大燕可有益
?”陆若华对着晋王反问
。
“听说萧太傅在朝中的最终的决定是你的主意?”靖北侯问,?虽然他是武将,不参与这些朝政,?但是不代表他不关心。
“你倒是两边都不得罪。”靖北侯直言。
“此话大善!”晋王抚掌:“今日听纯安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承获益匪浅,请受承一拜。”
“同时还应该上奏陛,选
贤德之人为官,执掌律法,这样两者不都兼顾到了吗?”陆若华笑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