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所有人都松了气,烟苗地成为全村重保护对象,杜洪江每天要去看三四回。队上一半的地了小麦,万一烤烟没成气候,全村人都得跟着饿肚,压力之大,杜淼淼能来。

    听说要新盖屋,刘玉珍一开始是反对的,挣到钱了是没错,可不能这么浪费啊,枪打鸟谁不知。可耐不住闺女磨,一会儿给她提鞋,一会儿给她捶背,最终还是同意了,答应等村里大事落定就给她单独垒一间。

    大哥和二哥手掌心磨起了蚕豆大的泡,等粪晒,又翻一遍的时候,泡彻底破了。十二月中旬终于把烟籽撒上,浇过后,上再铺一层稻草,以防天冷冻坏烟苗。

    杜淼淼开心得转圈圈。

    “那也是在一个屋,同学知会笑话我的,另外盖一间吧爸爸。”

菜里也有猪油了,要以前杜淼淼碰都不会碰一那东西,可现在吃得比谁都香,要不怎么说人得适应环境呢。

    虽然面积小,但在杜家本来就很小的院里,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了。

    吃的她能适应,但住的却仍适应不了。每隔几晚就要听见父母的“妖打架”,二十五岁的母胎单也会脸红的好吗?

    杜洪江被她一提醒,心微微有失落,那个襁褓里的小婴儿已经成半大姑娘,知害羞了。“那行,晚上跟你妈商量,看能不能在墙角给你支张小床。”

    “爸爸,咱们能不能盖新房?”

    “爸爸,装一扇门吧。”

    “老师说,女生跟爸爸妈妈睡,羞羞。”她肤白皙,此时憋得双颊粉红,真像年画娃娃。

    意料之中,三天后的大会上,七百多票同意杜洪江提议,烤烟的事提上议程。

    整个永定公社以及周边五六个公社,从没听说要烤烟的,杜洪江无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好在他平时会人,在公社里也有几个熟人,帮忙把技术员给找好了,为了鼓励他们为国家创收,县里还专门成立一个烟叶收购站。

    杜洪江是真心疼闺女,“等再大些,把几个哥哥挪去姑姑那屋,你住他们的大屋。”现在小丫半夜还会蹬被,他每天都要拉几回,不放自己跟前就不放心。

    

    杜洪江想都没想就摇:“不行。”

    土坯墙里糊一圈报纸,老爷还亲自给孙女打一张的四脚桌,再放两个草墩,也勉算那么回事,至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了,只是……没门。

    所以,她也一直没提搬去的事,还是杜洪江有一天中午突然想起来,叫来几个壮劳力,当场开。队上盖公房的土坯还剩不少,他打个条借过来,在院墙左边,靠林家的位置垒一个七八平方的小空间。

    “那能不能我自己睡一个屋?”

    万事俱备,十二月的第一天,风和日丽,别的生产队撒完麦后清闲来,双村却火朝天。上至五六十的老老太,至杜应全杜应华这样的半大小,都集合到队上最大的秧田里。秧田面积约莫五六亩,先用犁一遍,把所有土块翻过来晒了几天,再用钉耙拍碎,再犁一遍,再晒,铺上一层粪,继续敲碎……什么叫耕细作,杜淼淼算见识到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杜淼淼气结,虽然她很珍惜有亲人的觉,可她已经是六岁的大姑娘了啊!她也是要面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