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73(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严嵩觉得严世藩总是对这事的关注有些超乎寻常,于是便糊地答:“你这么多什么?他们已经又折返回来了!”

    严嵩怒:“你……!你真是唯恐天呀!日本国十年方来朝贡一次,此番使者已经带着贡品京了,什么‘浙中大’,若是被旁人听见你这般言语,只怕你爹我也要跟着遭殃了!”

    在严世藩的记忆中,张璁和桂萼这两个靠“大礼仪”发迹的家伙应当一直到嘉靖二年的年底才鼓起勇气上了一份奏疏,而嘉靖三年四月皇上才诏让他们京。看来,这一世事的发展,开始变得和前一世有些不一样了!

    张璁和桂萼返回南京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南京六,严嵩自然也听说了。这日他和一名来访的朋友论起此事,被严世藩听见,严世藩大吃一惊,问:“爹,你是说皇上诏让张璁、桂萼京了?”

    严世藩又跑到严嵩那里,把张璁、桂萼被赶回来的缘由问了个清清楚楚,然后,他回到自己屋,坐在案边,略一思索,铺开纸就写了起来:“臣严嵩向来支持张璁和桂萼两人持要辨明大礼的主张……在尊号前加上‘本生’二字,不过是蒙蔽陛法罢了,自开国以来,哪一位皇帝的亲生父母名号中有这‘本生’二字?!况且群臣仍让陛继续称孝宗为皇考,这乃是趁陛不觉,陷陛于以不孝。《礼》曰:‘君不夺人之亲,亦不可夺亲也。’那些礼的官员用这手段来欺蒙陛,使张、桂二位不能京与他们当年辩论,但是如果不把‘本生’两个字去掉,那么以后的人永远都会认为陛就是孝宗的儿……”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严世藩的脸越发沉,喃喃自语:“不对呀?!”

暂时的平衡。况且皇上这一步其实还是以退为,去掉了父母尊号中那个“伯”字。林蓁知,朱厚熜正在一为他自己争取权利,看似凌驾于这个小皇帝之上的文官集团并不像之前那么牢不可破了。

    写完之后,严

    到底是什么事,会是什么人造成了这改变?严世藩一时还想不通,他回到房里又琢磨了起来,之前他一直没有大力气着严嵩京,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年纪还小,而严嵩京的时机未到,但现在看来,既然事不一样了,那么他也要加开始行动,严嵩不愿意上疏,那自己就替他上书!到时候箭在弦上,他老爹再怎么不愿,也就不得不发了!

    严世藩越发不解,他本来是想先让事向前世那样发展,然后等宋素卿被抓,他再想个法去搭救宋素卿,这样他就可以在朝廷海禁之后有一个得力的人帮他海敛财了。可是现在看起来,还没等他手,事已经全都改变了。

    严世藩那绝聪明的脑不停转动,他忽然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于是便急急忙忙拉住整理衣冠准备门的严嵩,问:“爹,这两天您有没有听说浙中有倭人作,死了很多人?!”

    严年不知他又闹哪一,只得:“嘉靖二年,五月。”

    严世藩皱眉,抓着旁边的严年问:“现在是哪一年?几月?”

    可恨的是,他经过多方打探,打听到徐阶仍然中了探,他得意志满的回老家结婚去了。这至少说明徐阶这边的事还在照原有的轨迹发展,可是张璁和桂萼到底是哪里来的胆,比原先提前了大半年就上了奏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