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45(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因为边境不平,安朝有制服兵役的规定。戍边军来自天南地北。每年都有不少士兵因伤退役,他们的安置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在这些伤兵中挑选一些人,让他们和别的伤兵一样领了抚恤金返回原籍,他们就完地把自己监察员份藏住了。因不需要另外找人手,金钱的投也降低了。

    不过,安朝的伤兵、老兵福利并不是很好,虽然这已经比前朝好了很多。这里暂且不提。

    其次,传递消息的途径是什么?

    想要构建一个能贯通全国的消息传递网,这是需要把真金白银往里面填的。即便开瑞帝不差钱,叫他真拿这么一大笔钱来,他也得疼。对此,柯祺提的解决方案是,把各地的驿站利用起来。

    别以为快递是现代人的专属,其实古代也存在着现象。

    用柯祺穿越前那个时空中的历史举例,唐玄宗时期,全国约有一千六百多家驿站,共两万多人从事驿传工作。安朝自然也有驿站。这驿站是官方所设,主要为皇家、达官贵人们服务,能使得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集中向京城和中心城市动。除此以外,业还要承担粮的储存和转运工作,各地在此基础上设有仓储,能满足赈灾等需求。另外,在战争时期,驿站还承担后勤资的转运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秋林文报》能在全国各地发行,也是因为报纸方已经选择和驿站合作了。各地的驿站每个月都能收到提前印来的报纸,这报纸和朝廷的文书放在一起。报纸就在驿站行售卖。

    如果把这些驿站利用起来,那么民间监察机构的消息传递网就不需要从零开始建立了。

    不仅不钱,柯祺还针对驿站提了一些能够赚钱的改革方案。

    现有的驿站是不赚钱的,国库每年要拨一些银用以维系驿站的运转。老百姓们几乎不用驿站寄东西。这一个是因为驿站确实不接地气。另一个则是因为此时的人安土重迁,靠土地吃饭的老百姓们几乎不远门,一家人始终生活在一起,嫁娶也都在邻近几个村,他们没有那么多信要寄。并且此时的百姓习惯了自给自足,除了盐等要买,需要买的东西很少,各地民用资的运送不频繁。

    民间的业主要是靠各类镖局和商行的私人撑着。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