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43(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还有江西的瓷,永嘉的酒,紫砂,茶叶,铜,丝绸,这些要卖给海外的货都从那里装船海,海关税银也是一大笔项。

    崔碧城冷笑,“羽澜?就他?他那个穷酸样也当不了太。承

    “这几天文湛我向他投诚,明着说是想要杜家的黑账,其实,他也是存了要拿回那封密信的心思。”

    这是因为那里不但有田产稻谷,农还养蚕桑,用生丝织成丝绸,松江那里产棉布,这些收益比粮许多。

    这话要说起来,还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

    “皇上相信太,这事原本来是让他的人去。结果,文湛不知不对了,他愣是压着没有办。皇上自然不兴了,所以今年选的江南那几个省的布政使,就开始用老三嘉王的人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江南几省一向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六成的税赋自这几省。

    这些大作坊有官府后盾,能低价收购原料,又能网络住各人才,还能由官府面与海外商人谈价钱,这就避免了行业互相挤兑,压低价格,把利都了。

    这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了。”

    “这信要是递里,皇上一看,他的时候违,私结党羽,公然抗旨,他立就得从东!”

    崔碧城手指在木桌面上,笃笃笃,要是真说到这里,他到反而有些犹豫。"

    “其实……”他说,“我也有些奇怪,太为什么要这么……

    为了增加这些收益,皇上就想着让那几省的农不要稻谷了,改桑麻,或者脆卖了田,不要地了,改成手艺人,到那些织丝绸,瓷窑,酿酒,茶园去工。并且由大郑江南制造局选几个有实力的商人,把那些散落民间的,织丝绸,烧瓷,酿酒,烘焙茶叶的小作坊收购过来,大作坊。

    我说承,我说的话你别不听,现在就是这么回事。

    举个例,原来一匹丝绸最多能卖到七两银,那是因为小作坊来的最好不过是中等丝绸,一般都是等丝绸,能卖到这个价钱都是好年景。而制造局大作坊织的上等丝绸,一匹是二十两白银,这就是两倍,甚至三倍的利,只这一项,一年至少比以往多了一千万两白银的项。”

    崔碧城眉一挑,嘴角微微抬起,带着一丝的得意,“上面白纸黑字写的明明白白的,太说了,让他们报天灾,把小灾报大了,或者又说浙江的土地太,需要重新丈量,等等诸般理由以推迟收购土地,改稻田为桑田的旨意。”

    我懒得听他白话,我就问最重要的那,“太这次在南边究竟怎么了。”

    去年他不知从哪里拿了几箱烂账就想毁我,我买通了那个被砍的浙江布政使,你让他占了便宜,那事才过去的。我以为他至少能消停的一两年的,这可好,几个月不到,他又着我把杜家的黑账给他!好家伙,他想空手白狼呀他!那杜家爷俩的黑账是我拿命换来的,我就是烧了我也不给他!

    “原本皇上以为太不过是执政疏漏,算是无心之过,不过我这有一封太的写给原浙直总督的亲笔信……”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我摇了摇,“你就一封信,你扳不倒太。就算你扳倒了他,老三得了储君的位,杜家人还能把你撕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