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60(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孩极有慧、天生佛,要渡他家、敦促他尽早修成正果。

    左相虽然恋恋不舍,但最终还是将送走,而接来十多年的时间,这个孩都杳无音讯,京城也逐渐没有人再记得他了。

    如今,那位在顿悟中引得佛祖显灵、天降恩泽的和尚——不、是大师——竟然就是当年惊采绝艳的左相幼,如此的“巧合”,自然让礼尚书想起那老和尚的批文。

    原来,那并非是为了拐带孩的信雌黄,而是真正的大智大通之言啊!

    礼尚书心澎湃,酝酿片刻,便提笔挥毫,一气呵成了一篇千字文。他本就文采斐然,此时兴之所至,辞藻越发华丽优人肺腑。

    文中,他先是描述了秋时节却荷盛开的奇景,然后又写了荷塘边大师的宝相庄严、超脱尘俗。话锋一转,礼尚书将荷与大师联系在了一起,幻想了当时大师于荷塘边顿悟,神魂直上九重云霄、翱翔天地的畅快洒然。随着神魂归位,漫天佛光尽洒,荷沐浴金光,争相盛开,而大师也得佛光眷顾,脱去凡骨、淬重生。

    写完祥瑞降世之景后,礼尚书又开始详细叙述大师如何自小不凡,如何被游历至京城的僧一识破,断定为天生佛,而左相又是如何涕泪横、依依不舍的将幼,全他一世功德。

    一篇赞文洋洋洒洒,礼尚书写完后欣赏一番,自觉此乃平生最得意之作,立刻誊奏章、盖上官印,送去了皇帝御前。

    于是,第二天早晨,皇帝便看到了这篇令他惊为天人的文章。

    由于皇帝笃信佛教,每年,全国各地都会有所谓“祥瑞降世”的报告,但大多都似是而非,甚至还有有心之人的杜撰——比如自己刻了个碑埋起来,然后再找个恰当的时间当众挖来什么的。

    这样的奏章,皇帝看得着实有些腻味,不过礼尚书这一本,哪怕同样是空来风,当成传世佳作品鉴一番也令人心愉悦。

    皇帝捧着奏章品味良久,扭看向自己的太监总:“德安,你说,这件事是真的假的?”

    “才以为,安大人平素为人谨慎,应当不是以讹传讹之人。更何况,倘若不是确有其事、安大人之所至,恐怕写不如此绝妙的文章。”德安总,“再说了,此次祥瑞降世的地乃是京城城郊,距离京城并不算远,如果是假的,有心人一查便知,如此欺君重罪,编造者未免太过自傲愚蠢了些。”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