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11(1/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东西都是天然无污染,毕竟附近没有现代化的工厂,只不过都卖不上价钱。量产找不到销路是很大问题,所以很多都是自产自销,有多余的,就在赶集的时候摆个摊卖掉,也赚不到什么大钱。

    铃木乡有一个小学,学生不多,毕竟周边附近村家里条件好的都搬了去,只剩些家贫困的留守孩们才继续在这所学校就读。

    县里面研究了,也早就有意见,一直说要把这所小学拆掉,把里面的学生都转去镇上的小学,但其实不太现实,铃木乡年轻力壮的都去打工了,一般留的是老人和小孩,老人在家里也要活计,不可能陪着孩去镇上读书,这样还要租房,不但开支大家里的活儿也顾不上,介于这样的实,所以这个乡里面的小学一直存在着。这个学校一共就三个年级,四间房,三间教室,一间老师办公室,一般读到了四年级,就能自己照顾自己,可以当寄宿生,住在学校。

    几间教室因为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再加之天期被蚂蚁蛀咬,墙开裂,已经快成了危房,本来就是要拆掉的小学,县里面一直也没有拨钱,每次学校的老师去说,都被驳了回来。

    苏钧上次离开之前和村商量过,会拿着他从铃木乡收购来的,然后放在店里卖的东西收益的一分来补贴这所小学,也算是尽了绵薄之力。

    这世界有太多的无奈,有许许多多的困境,看多了并不代表可以麻木,力所能及的扶一把也是一件赠人玫瑰,手里留香的事

    苏钧和刘大海商量了,腊并不是只有这个季度有需求,平时也是有需求的,只不过没有现在那么大罢了,刘大海几十年的老店,名誉看得很重,收购的时候都注重质量,这样来,量也就上不去了。

    苏钧以前提脆自己请工人熏制,一个熏制房,省了收购的环节,也少了很多麻烦,不用担心品质,刘大海当时想着也觉得行得通,他以前就想过这么,不过没有那么多力,毕竟他店里面主要经营还是以山货为主。

    苏钧之前熏制的那一批腊质量很好,所以这次苏钧这次扩大产量他也很赞成,这样一来,自己店里面这方面的货源也能不愁了,两个人能互助互利。

    苏钧和刘大海说好了,熏制好的成品,一半刘大海拿去走他自己的销售渠,一半苏钧放在网上卖,都是生意人自然要明算账,就扯不清合作也不会久。刘大海说着他一直以来的收购的价钱付给苏钧。

    苏钧想了想,多让了一成利。他现在能到这个地步,也多亏了当初刘大海的扶持,两个人亦师亦友,他让利也没什么,不觉得吃亏。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推荐使用【UC浏览器】or【火狐浏览器】or【百度极速版】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https://www.shibashuw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