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儿的。”
第2章 一个人
李熏然拿着手机上网查。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五日,北平,没有发生什么事。重庆……重庆倒是有。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三月十五日,重庆米价破四千圆。一年以前政府还搞了个限价令,那会儿才五百二十圆。
“人心寒凉”之后跟着“重庆”两个字,再往后的看不清楚。不知用的是什么钢笔墨
,发黄的纸面上每一笔都是仲夏之夜有月亮时天空的颜
——泛着溶溶月
的古旧的蓝。
李熏然咋,这让人怎么活。
李熏然哎哟一声:“凌院你怎么这么讲究……那个笔记本
净着呢,我跟你说现在买不到用料那么实诚
工那么
细的好玩意儿了。虽然泡过
,我觉得
据笔迹划痕把
容都还原
来应该不难。上面有句话
好玩儿的说遇上个结
……”
晚上李熏然了个梦。梦见隔着云雾站着一个人。那也是个警察,细瘦
挑,穿着类似军装的黑蓝制服。檐帽武装带,白手
筒靴。他神
郁郁,蹙着眉,整个人像经年的笔墨,
得化不开的
意,都在岁月的浸染里洇透消散。
荣石接过茶杯,心满意足地啜着,喝得一脑门汗,索杰看他喝那么
的茶,暗地里呲牙咧嘴。
“难那不是我?一模一样。”
你到底,是谁呀。
“不要闹。”
“重庆米价又涨了。两年以前国就开始援华运
资,滇缅公路被切了,就用飞机飞驼峰,摔死多少人,
凌远把照片放在床柜上。这张照片让他不是很舒服,似乎是一
茫茫虚无的提醒。
凌远两手指拈着旧照片放到鞋柜上:“我放客厅鞋柜上了。”
“旧书?不
净?起来去洗个手再睡,以后这
玩意儿就别拿上床了。”
重庆……
自离开重庆,已有数天。北平气温有所升,但人心寒凉。
索杰端了杯茶过来:“东家,有。”
“这当然不是你,这是谁?”
李熏然叹气:“好吧,不是我。我让技术鉴定帮忙看了一,的确是几十年的老照片了。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不是P的,不是恶作剧。惊奇吧。”
李熏然没事就翻翻本。板结的
分他并不敢
撕,只是先捡着零散能翻开有字迹的几页读。
本厚如砖
,它曾经的主人字迹清秀刚正,整整齐齐地把每一页正反面都写了。有时一天只记一句话,有时写满好几页。李熏然总是很羡慕写字好的人。他自己的字虽然说得上工整简洁,也仅仅是工整简洁。无骨无神,现在的人谁还讲究那么多。
李熏然被凌远抓着手腕拖起来,嘟嘟囔囔趿着拖鞋去洗手:“你怎么越来越多讲究了?那又不是证。”
民国三十三年 三月 十五
凌远一听,上所有
孔都过了一
电:“泡过
?旧本
还泡过
?赶
的去给我洗手,洗手
一遍
皂两遍,认真搓洗,我警告你以后你不
拿到什么证
全都不准带回家!”
“没法儿活了。”荣石穿着布布褂,拿把大扇
狂扇:“太
了,这才三月,怎么这么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费解他爸淘旧书扒拉来的。大家说看着很吓人。我不觉得啊,是个巧合吧。”
李熏然洗了手,哈欠连天回卧室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