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826(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然而到了殿,关上了门,他对于阿史那燕罗指名姓要求崔季明的这件事,却开始没完没了的唧唧歪歪,又提起什么“他可看过你穿女装”之类的话,甚至还掰着指算,崔季明和阿史那燕罗到底认识了多少年。

    随着突厥和大邺的通商,大邺的战不再只靠着河的几家牧场,大批突厥的战,骑兵的成本也跟着大为降低。而另一方面,随着大邺粮亩产量的增加,纯粹自给自足的小农越来越少,甚至连县镇村都有人以买卖粮为生。本来大量抛掷的土地,在连年对突厥卖额利,又被不少地主佃捡了回来开荒,

    民族的质,生产的方式,居住的地方,还有那些隶成群的老贵族们,都决定了突厥想要改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只是契丹如此势,这是阿史那燕罗和崔季明都没有想到的,突厥这几年弱势,矛盾重重,□□厥型庞大,人数也比契丹多了不知多少倍,一个游牧民族发展到如此量,自然会无法解决的自矛盾。

    复杂的环境,契丹人堪比当年柔然的残忍,突厥又有大小战役发生。再加上天才又永远不可能只诞生在大邺境,契丹也迎来了这样几个天选之人,颇有才能。这一场仗你来我赶,又加上中途暂时休战的时间里,距离边关和洛都已经太远,崔季明不可能再往回返。殷胥中那个不见到她会死的这个期限,从三个月延到半年,又从半年延到一年。

    就像是大邺无论如何改革,也改不掉这个民族有些无法撼动的基,

    崔季明啼笑皆非,那个在朝堂上立豪言壮语,搞得满朝文武血沸腾的人,也不知上哪儿去了?

    这些还是后话。对于这场面对契丹的战争,阿史那燕罗亲自向大邺上书,要求崔季明本人带领大军,两国合兵,双方共同作战。不知他是信崔季明的能力,还是看中崔季明的地位对两国外的意义;亦或是知崔季明的脾气,不会在战争面前用那些政治的手段,糊其辞,彼此构陷。

    甚至在和崔季明一同领兵的过程中,他也问了崔季明很多关于殷胥的事,甚至被崔季明打笑说,阿史那燕罗是想当个突厥来的娘娘,

    在朝堂上殷胥自然应允,毕竟他与崔季明早早商议好了此事,

不甘的矛盾,在双方共同的敌人面前,也烟消云散。

    而另一边,由于契丹和突厥战的位置,距离大邺的边境有相当一段的距离,崔季明和大邺边疆的不少将领,还从未如此北上过,遇到的陌生状况也接踵而至。

    当然,随着大邺的商贾越来越发达,简直到了全民皆商的地步,各大大小小的曾经没有被注意到的问题,也一齐暴来,

    他心里算着日呢,三百天左右的时候,大胜契丹的消息连接不断的传来。然而还需要整顿队回来,和突厥商定边线与军政的辖,大邺又派了使臣和契丹签订国书,她正式回到洛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阿史那燕罗的举步维艰,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个改革者需要有的能力,决心和担当。每一个细微的选择造成的,无论多大多小多好多坏的后果,都需要这一个人全力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