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00(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林清婉接过信,行礼:“请石先生替我谢过卢先生。”

    林清婉不语。

    石贤扬眉一笑,“林郡主似乎对史学很兴趣。”

    林玉滨脸一红,她弱,徐大夫要她养,每天要少吃多餐,所以每次学回来就要先喝半碗汤,再吃些茶

    石贤颔首,叹气:“希望郡主能够保重。”

    石贤没有去厅,而是提想看看林清婉在后院的庄稼。

    林清婉见她目担忧,便忍不住笑:“石先生,在朝中很多大臣的中我不过是个十七岁的小寡妇罢了,没有

    林清婉:“有玉滨和侄帮忙。”

    石贤脸上的笑容忍不住更真切,“这话倒像是我母亲说的一样,历史能予人警示和指。林郡主既然史就该知你现在的事有多危险,唐亡后,梁帝为获支持大量取用世家,这才九品制与科举制并重,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可现在已是尾大不掉,之如蜡,弃之却有可能断足。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而现在想要把这尾砍掉,焉知你不会成为那条失去的臂膀?”

    “石先生太看得起我了,我不过是个住在乡的寡妇,如何能为一国臂膀?”

    石贤也不再继续,她从怀里取一封信递给她,“这是我妹夫托我给你的。”

    林清婉轻咳一声:“追寻先人足迹是一件很令人喜悦的事。”

    石贤:“郡主敢将草纸的价格定得这么低,又敢将草纸的方公布来,可不为一国臂膀?”

    那样它就再发挥不了它的作用。

    这个习惯不小心被同窗们知了,大家都笑她气,每次一学就用这话打趣她。

    当时门阀士族兴盛,隋炀帝要开创科举,直接便及了他们的底线,不然也不可能各地起义,且看当时领兵造反的都是些什么人就知了。

    林清婉挑眉看向她。

    “察举后是九品中正制,虽改自察举制,但魏晋时却能肃清贪腐,为国家选了不少有才之人,而门阀士族便由当时起,至隋时才有科举制,”石贤顿了顿:“林郡主,我不知你知不知,隋亡虽有炀帝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原因在,但开创科举也是一大原因。”

    石贤笑,“放心,不是私相授受,若你那族侄有意去卢氏家学便将持这封手书上青峰山。他说,郡主如此大义,那她看重的侄总不会太差。”

    林清婉睛一亮,看向石贤,“倒忘了,石先生自史学大家,家中莫非有隋唐时的史记?”

    一是它已经不适宜那个时代;二是利益使然,在摸透它的规律后,自然有人特意谋之。

招呼你先生。”

    石贤笑:“知你宝贝侄女,玉滨,你去用茶吧,我与你姑姑说些话。”

    林清婉颔首,她也是学历史的,自然知,无论一个制度刚开始如何先,适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只会越来越**。

    那片地不仅有稻田,麦田,还恳一块地来了瓜果蔬菜,石贤问,“都是郡主的?”

    第153章 公开(三)

    “那也有心了,”石贤见几株冬瓜苗已经爬上了架,伸手摸了摸它充满生机的藤条,突然就将准备好的话丢在了脑后,她回过神来目光炯炯的看着林清婉:“先秦是以军功授官,爵,到汉时以察举制代之,不论东汉时察举制如何混,在此制成时的确为国取材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