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10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只是,如今起事在即,他边虽多武将助力,

    如今,终于迎来转机,哪怕失败会付极大的代价,他也愿放手一搏。

    “胡说。”

    这些,何谚心知肚明,只是想到师父年迈还要受此辛劳,实在不忍。

    “师父……”

    可即便如此,睁睁看着大梁国本被昏君庸臣蚕,苟延残也不过徒增伤悲。

    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接到的“我方使臣”竟就是自己的师父!

    后来先帝驾崩,李家倾覆,秦老只因在翰林,素日沉溺在修古著书之中,不曾亲涉朝局大事,这才幸免于难。

他几分……徒儿却不敢说。”

    何谚握了握拳,随即松开,轻声:“师父心志未改,有此选择,弟并不意外。只是,您年事已,好不容易从是非泥沼中脱,当颐养天年,享孙福分才是。如此奔波,弟于心何忍?那位……也太不谅您了。”

    秦老闻言笑声来,他说:“你的齿远胜从前, 看来与那贺郎君结,确实大有啊。”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两人又闲话几句,何谚再斟茶,适才问:“师父,二月里您来信说已乞骸告老,三月便启程返乡了。怎么……?”

    何谚当然清楚师父心中的愁苦,听他叹息,也不由心间酸楚。

    遥想当年,南陵城中独数秦老和李老太傅最为投契,两人志趣相投,引为知己。

    秦老南屿州,与东肃州南辕北辙,是以,何谚认落款时才会那般吃惊。

    “师父说的是。”

    秦老知他纯孝,拍拍何谚的手背:“东肃天皇帝远,寻常政务并不受京官陈党掣肘。你如今贵为一州州牧,手握实权,王爷有你襄助,自是如虎添翼。”

    便是他投师父门,也是因为老太傅系太繁杂,又是天帝师,这才将他引荐给了秦老。

    秦老沉片刻,:“你说他自称南陵人士, 可为师细细想来, 却也不知是哪家祖上冒了青烟,得了这样优秀的后辈。也罢, 既然你如此推崇他的品,人家也有难言之隐,没必要追究底。”

    秦老轻斥一声,但脸上笑意却没变,放茶杯:“王爷本无此意,只是我这把老骨不肯认老罢了。何况,有些事,压在心中多年,若不趁还能气的时候尽一份心力,怕是到了,也无颜面对故人。”

    如此一来,就算日后东窗事发,祸起萧墙,也不至于连累师门。

    他顿了一,才压低声:“师父此行,旨在北地。远丰,你当知我意。”

    秦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举杯轻嗅桃茶香,喝后,方:“你我师徒十八载,无话不说,但许多事在书信中却不便谈及。此番,我一是来看看你,二么……”

    何谚的瞳孔缩了缩——他就是得了师父告老还乡的信,才给了那边肯定的答复。

    “哈哈,师父过奖了。”

    何谚笑:“您曾教导弟,朋友之如江之会, 不问来,无关去,恰逢其会,自得其乐尔。徒儿一直谨记在心,不敢有片刻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