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02(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诺儿哼了一声,“阿父要抱也是抱我,你可死心吧。”

    他们都盼着上午收割过后,午去庄上摘瓜果,那才好玩哩。

    “果然是好地方。”

    说着,他自己笑了笑,也觉得有些异想天开了。

    贺林轩早前来考察过,但看得更多是自己买的地和山庄,倒是没有来过泰安村里,亲见识到,也不得不说智慧和文明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

    贺林轩左手与夫郎一起牵着诺儿,右手则牵着三殿,闻言侧过同他笑:“勉之说的对,以后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日。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足而知荣辱。其实只要穿衣吃饭伺候好了,不是什么地方的人,都可以换一活法。”

    绝大分学早就听过这故事,年岁大一些的更有些不耐烦,嘀咕着:“又是这些,没有一新词。”

    贺林轩这一行人听着却很新鲜,都很认真。

    他个小,这会儿在人堆里只能看到大人的和同窗的脑袋,车的时候他可都看见了,这地方可好看了,他还想看。

    他没有提乐安侯府和尚书大人的贵重, 怕吓着这些淳朴的村民。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夫笑着摆摆手, “不是,今年有几个陪孩来的亲,你莫,只让他们随意便是。”

    张河说:“早就听说,京里冬日供应的菜果九成都是从这一片来的,确实和许多,难怪了。”

    牵着诺儿的李文斌也听得仔细,看那里满脸与有荣焉的骄傲,不由唏嘘:“今日才知,百姓可以有另一活法。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的日……”

    听里吻,他们村里虽然没有过了不得的状元,但村中就有学堂,人人都可读书。

    三殿拉了拉贺林轩的袍角,一脸着急。

    贺林轩朗声笑:“听阿兄的。”

    “叔父,要抱。”

    路过界碑的时候,他照例给小贵客们介绍:“咱们泰安村,因为四季如,能两回稻谷,收成年年都比旁的地方好, 祖祖辈辈从来不会饿肚。先祖皇帝陛到咱们这儿一看,就说啊,如果咱们大梁境都能像此地这般,何愁国泰民安?然后亲自给我们村赐名叫泰安,这石碑就是祖皇帝陛亲笔题的字哩……”

    里留了个心,笑着招呼着人往村里走。

    当然,前提是政治清明。

    李文武念了两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足而知荣辱”,回对贺林轩笑:“这句话就该挂到四方来贺的大堂上让读书人都看看。林轩,咱们冬月里的论题,就是它了,如何?”

    李文斌笑起来,“若真能如此,再好不过。”

    再听后学们讨论吃了农家饭,要到地里摘多少果实回家去哄辈开心,顿时有昔年农家乐之

当先就看到了鹤立群的贺林轩。

    李文武看着四周常青的林木,受着比南陵城和许多的温度,只觉心旷神怡。

    他虽然不敢说天顺帝年间能实现这样的盛世,但若他的继承者能够守成的话,一代人的日一定会好过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