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68(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毕竟,这是一个“万般皆品惟有读书”的时代。

    可好像没听说芦苇和龙须草有什么药用价值啊。

    是用药吗?

    两个纸匠都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见到李文柏后,发现竟是个这么年轻的公,都有些意外。他们心里都知,李家了重金把他们请到合县,自然是看中了他们手里的工艺。本以为也是个造纸的行家,却没想到竟是个县令,而且还是如此年轻的县令。

    因为宣纸制作不易, 极为珍贵,工艺向来都是不传之秘,而把纸匠请走, 也变意味着, 要买人家的工艺。虽说是不传之秘,但毕竟都是商人, 商人之间的事,便都是钱的, 没有钱解决不了的事。

    又过了一日, 李成突然来报, 京都来的宣纸纸匠, 终于到了。

    李二瞬间明白自家大人神里的意思,迈几个步,大声喊:“哪来的这么多问题?让你们活儿就,又不会短了你们的工钱。若是不愿意,县尊大人也不求。且自退去。”

    要知, 对于古人,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每一次途跋涉,都可能是要命的。

    “不错。接来一阵,便要辛苦两位了。”李文柏心不错,客气地说

    既然不能吃,又不能用药,与野草无异,那什么?

    终于请动两个纸匠后,途跋涉,又各好生照料,生怕这两个中年纸匠在路上有个三两短, 要是一不小心病死在了路上,可就什么都白搭了。

    见两个纸匠有些拘束不自在,李文柏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客了两句,便在县衙周边安排了两间房,先让他们住

。这端山,还是他给起的名。端石,是制作后世负有盛名的端砚的主要原料。尽端砚在这个时期还未名,但李文柏相信,只要好好开发端山,制作端砚,投市场,便已定会惊起文人圈的惊涛骇浪。

    所以这两个纸匠能够平安来到合县,着实是费了李家那边不少的心血和功夫。

    等到第二天一早,李文柏才把两人叫到了县衙的书房。

    这只有来,才能够看得到成效,李文柏对着李二轻

    同时,改良宣纸的问世,必定也会引起文人用纸的大改革。宣纸成为富豪世家的奢侈品的时代,将会永远过去。

    故而为了请这两个纸匠, 着实费了李文柏家里不少的银

    说到这两个宣纸的纸匠, 李文柏也略微听李成说起过。

    “不知李大人千里迢迢把我们叫到这里,可是为了宣纸的制造工艺?”

    一个是女人,一个就是读书人。

    听说要植芦苇和龙须草,不禁都有些疑惑不解,接耳起来,最后问,“不知大人让大家植芦苇和龙须草,是何用意?”

    两个纸匠知,既然他们已经被李家买,自然就是李家的匠人了,所以见到李文柏,便直接开门见山了。

    第144章 纸和砚

    见百姓们都没什么要说的了,李二在李文柏的示意,带着衙役兄弟们,在县衙门,东西两个城门,都摆了一个登记。但凡有想报名的,都可以来登记。三天后,便可以开工。

    李文柏是商贾,他知,这个世上,有两人的购买力,是绝对不容小觑的。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反正给银就成,百姓也就不再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