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269(2/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都是文人玩的东西。文人玩的东西,都是了名的细、讲究。没有专家行家在,哪怕李文柏坐拥端山,最后也与废石无异。

    而他只有一个要求,那便是尽快将这工艺程的遗漏之还有细节,都补上,然后尽快研究一个可用于量产的改良宣纸制作新工艺。

    “都到齐了,全在西城门候着。大人您看……”

    对于制造宣纸,他还知一些大概的工艺程,但是对于砚台的制造,他则是完全的门外汉,一窍不通。

    他对改良宣纸的所有的印象,都已经记录在了图纸之上,也没有什么可以和两个纸匠探讨解释的。于是便直接将图纸给了他们,任由他们琢磨。

    “想不到人这么多。”

    “回大人,大约三千余人。”李二回答

    李二也有些慨,叹了气,:“毕竟整整一个隆冬,田地里没有收成,百姓们也没什么收,如今咱们县衙招人,还给现钱,百姓们哪里还闲的住啊。”

    所以一听说县衙要招工,一个个便争先恐后,生怕报不上名。这都是饿怕了。

    想到这,李文柏那发展合经济的决心,更加定了。施五倒了,曹严倒了,但合县,依旧是那个贫困破败的县。

    李二的脸上有些激动,显然也是被百姓们的震撼到了,笑:“这还只是县城里以及周边乡村的百姓,若大人将报名期限再宽限几日,几个远的乡村百姓问询而至,人数只怕会更多。”

    第二天一早,李二将这三日登记的雇佣名册,了上来。

    “你先派人领大家去草场,本官随后就到。”

    所以,早在前些天,他就让李成,派手去附近州县,找几个懂砚台的、会制造砚台的行家来。

    见两个纸匠没有怀疑,李文柏也暗自松了气。

    “三千人,先用着吧。等过阵,还要再招的。”李文柏想了想,问:“劳工们都到齐了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无论在什么年代,都是有工作,才有饭吃。如此多的百姓没有工作,若县衙没有招工,只怕过不了几个月,合县,又要多一批饿死在路边的灾民。

    “是。大人。”李二领命,跟手吩咐了几声,自己则是留在衙门等候李文柏。

    除了震惊之外,李文柏的心还是有一些担忧的。因为报名的人越多,就说明合县原本没有收、赋闲的百姓越多。

    “算算时间,也该来了吧。”李文柏喃喃

    果然

    “这么多?”这个结果让李文柏有些惊讶,他本以为一两千就差不多了。

    一切都才刚开始,李文柏估摸着,即便给了工艺图纸、场地和银,等到两个纸匠将最终量产改良宣纸的方案确定来,怎么也得十天半月的。所以主要重心,还是放在了开凿端山和植芦苇、龙须草的事上。

李文柏亲自创这工艺的说法,要更容易接受得多。

    去年冬天合县的雪得特别的大,而且持续时间达三个月。就算没有施五的存在,这连续三个月的大雪,也算是天灾了。虽说瑞雪兆丰年,但雪的大了,也不知会冻死多少饥寒迫的百姓。尽李文柏以工代赈,让受灾百姓们度过了这个严冬,但一开,他们还是要挨饿。

    李文柏在等人。

    “共有多少人报名?”李文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