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山这边的商谈结束后,李文柏又带着李二等人,去了另一边的界河边。
所以李文柏并不担心。等到端山这边的所有工序都展开来,到时候再招人就是。
他现在虽说是端山这边最大的东,但基本就是个甩手掌柜,有这些行家在,他一个门外汉,就懒得瞎掺合了。
这边本来都是荒地,现如今经过了五天的开垦,已经颇模样。这里本是李成看
,在现在李成被叫去找陇右的书肆东家了,所以这边暂时由一个叫
孙茂的悍卒看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
一章继续阅读!)
但是李文柏这个想法,听在李二的耳朵里,却是完全的陌生。毕竟是两个时代的人,想法不能共通是难免的。于是李二很理所当然的,把李文柏的说法,当成了是自家大人一心民,为民谋利。
“本官听说几位已经商定好端砚制造的工序方案?”李文柏开门见山问。
“三千人……”
李文柏暗暗,这个人数,不多不少,还算满意。尽
目前为止他的手里一共也只有三千人,还分开了两拨,但这三千人只是百姓们三天报名的结果,还有很多乡村的农
都没来得及报名。
“呃……虽然听不大明白,但百姓们都说,大人您这是菩萨心。”
这个孙茂李文柏知,之前
禁曹严的时候,就是这个孙茂带人堵在了曹府的门
,任由曹严怎么威
利诱,都死活不放人。
“何时可以开工?”李文柏问。
“菩萨心?”李文柏淡淡一笑,有些意外,摇了摇
,说
:“不,我只是个普通人。”
五人闻言愣了愣,他们本以为李文柏会问能赚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谁知突然问了这个。但李文柏既然都问了,他们也不好说不知
,几人商讨了一
,得
了一个大致的数量:三千人。
“嗯。”
所以李文柏对他的印象很不错。
李文柏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端砚卖得好不好,影响的只是县衙的府库。李文柏更看重的,是合县的百姓劳动力的分
问题。
“回大人的话,小的们正在教工人们如何辨别端石石料,以及开采的注意事项,大概再过三五日,等到这边的
台和木架都搭建好,便能开工了。”
主仆二人边走边聊,最后在最边上的木棚里,看到了那五个商人。
图纸画得很形象,介绍也很详尽。从端石的开采到选料、雕刻、磨光、一直到最后的盒,都有一
完善详细的工序在里面,除了选料需要从五个商人自家工坊那里
调人手以外,别的工序,本地的百姓都能完成。
此时这五人正围在一起,商讨着大致确定来的工序方案。见到李文柏来了,都连忙起
吗,躬
行礼。
其中一个商人将李文柏请到桌旁,指着桌上的图纸,开始介绍起来。
对李文柏而言,只有收到足够多的劳动力,这项工程,才是有意义的。
通用。
“大人,李事有事不在,这里暂时由小的看
。”
李文柏,又问了几个细节方面的问题,觉得没什么疑虑后,便执笔签
了自己的名字,正式确认端砚的制造工序和方案。
“是的,大人请看。”
听完介绍后,李文柏,表示赞许,然后问
:“依照你们的估算,这几
工序全
展开,共需要多少百姓?”